赵燕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对2561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术前患者、输血前患者、产前检查孕妇、性病门诊患者)。用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Youden指数对三种方法进行评价。以TPPA为对照标准,用χ^2检验分析三种方法对同一标本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TPPA,ELISA以及TRUST的阳性率分别为20.30%,20.23%和13.71%。以TPPA为标准,ELISA阳性符合率为98.26%(509/518),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88%,99.56%和9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PPA为标准,TRUST阳性符合率为99.15%(348/351),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6.92%,99.85%和93.1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均不能快速、准确并且经济的检出梅毒抗体,需联合检测以提高梅毒检测的临床符合率。
- 孔海芳闫伯英杨华赵燕玲魏刚胡志东
-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
- 1916例术前和产前患者HBV血清标志物的现况调查分析
- 目的调查本院术前和产前患者的HBV感染现状,以评估乙型病毒性肝炎医源性传播的风险。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份就诊的1916例术前、产前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916例调查...
- 付红伟童金凤赵燕玲张艳萍庞妍胡志东
- 文献传递
- 术前和产前患者HBV血清标志物的现况调查分析
- 2011年
- 目的调查本院术前和产前患者的HBV感染现状,以评估乙型病毒性肝炎医源性传播的风险。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就诊的1916例术前、产前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本院1916例调查对象的HBV血清标志物携带率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差异,其5种血清标志物的总体携带率分别为:HBsAg6.25%,HBsAb 37.42%,HBeAg 1.2%,HBeAb 18.27%,HBcAb 25.37%;50.1%的调查对象5种标志物均为阴性。共发现9种不同的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类型分布模式,未发现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或HBeAg与HBeAb同时阳性的模式。结论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计划免疫措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因医源性感染而导致的乙型肝炎传播问题仍相当严峻,医院管理者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尽早采取更严格有效的控制措施。
- 付红伟童金凤赵燕玲张艳萍庞妍胡志东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HBV血清标志物医源性感染
- 三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 2007年
-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病程呈慢性病变,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化.妇女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通过垂直传播感染下一代.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患病人数是偏低的,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病程长、危害性大,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对其实验室诊断选择一种适合大批量血液筛查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 庞妍张志勇赵燕玲滕玉华张燕萍胡志东
- 关键词:梅毒苍白螺旋体抗体
- CVB所致病毒性心肌炎特异性抗体IgM快速检测研究
- 1997年
- 近年柯萨奇病毒B组(CVB)引起的心肌炎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病病原学诊断,最多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出结果快,但易受类风湿因子(RF)及病毒特异性IgG干扰。Sharief等成功地用酶标抗人IgM(μ链特异性)F(ab’)_2段做间接ELISA,检测麻疹、腮腺炎等疾病病毒特异性IgM,排除了RF及特异性IgG干扰。本文参照上述方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CVB特异性抗体IgM,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现报告如下。
- 孙小冬张卫华毕道濯纪志绢卢作政刘政赵燕玲
- 关键词:CVB特异性抗体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