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产气肠杆菌在微生物发电方面的应用及其发电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产气肠杆菌在微生物发电方面的应用及发电方法。所述产气肠杆菌可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应用于微生物发电方面,本发明同时提供的发电方法包括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制备产气肠杆菌接种物、制备含燃料的阳极液、将产气...
- 周顺桂邓丽芳庄莉
- 文献传递
- 产气肠杆菌在微生物发电方面的应用及其发电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产气肠杆菌在微生物发电方面的应用及发电方法。所述产气肠杆菌可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应用于微生物发电方面,本发明同时提供的发电方法包括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制备产气肠杆菌接种物、制备含燃料的阳极液、将产气...
- 周顺桂邓丽芳庄莉
- 文献传递
- 产气肠杆菌燃料电池产电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基于铁还原菌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与基于产氢细菌的MFCs各有优劣,前者能量利用效率高,但底物利用范围有限;后者底物利用广泛,但其依靠悬浮细胞产电,电子回收率较低.本研究以1株具有铁还原活性的产氢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XM02为产电微生物,构建了3种不同阳极材料的空气阴极MFCs,通过输出电压和库仑效率的比较以及扫描电镜观察阳极形貌等方法对此菌的产电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采用比表面积大且具有氢催化活性的碳毡作为阳极材料时,可显著改善MFCs性能,库仑效率由载铂碳纸阳极MFC的1.68%提高至42.49%,远高于已报道的其它产氢菌燃料电池.扫描电镜证实大量细菌细胞附着在阳极表面,形成阳极生物膜.采用非生长基质实验排除悬浮细胞的产电作用,证明附着在阳极的生物膜对产电起主导作用,认为生物膜原位产氢-氧化是此菌的主要产电机制.
- 张锦涛周顺桂张礼霞卢娜邓丽芳倪晋仁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产气肠杆菌库仑效率生物膜
- MnO_2为阴极催化剂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淀粉废水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以淀粉废水为接种液和基质,MnO2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构建双室连续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通过在线监测MFC输出电压和分析废水相应指标等方法研究电池产电性能及废水处理效果(化学需氧量、氨氮).结果表明,与阴极未负载催化剂的MFC相比,阴极负载MnO2催化剂的MFC输出功率密度可提高约4.2倍,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去除率分别提高8.3%和7.0%.进一步优化实验表明,淀粉废水初始COD浓度、pH值及电导率等参数对电池产电和废水处理性能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当淀粉废水COD浓度为2426.0mg/L、pH值为7.0且NaC l浓度达到2.0g/L时电池的性能最优.此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30.8W/m3,对应电流密度为121.0A/m3,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为92.7%和86.5%.本试验利用廉价MnO2为催化剂,显著提高了MFC处理淀粉废水和产电的效果,并有利于MFC的工程化应用.
- 卢娜周奔邓丽芳周顺桂倪晋仁
- 关键词:淀粉废水MNO2
- 克雷伯氏菌燃料电池的电子穿梭机制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中阳极电子传递过程是决定MFC产电的关键因素与限速步骤.以肺炎克雷伯氏菌L17菌株为催化剂,构建了阳极包裹型MFC反应器,对其阳极电子传递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碳毡阳极经0.22μm微孔滤膜包裹后,尽管排除了L17菌株与阳极直接接触(即生物膜产电途径)的可能性,包裹型MFC仍能成功启动,但其启动时间相对延长(270h,120h)、输出电压降低(350.0mV,420.0mV);阳极液更换试验发现,未包裹MFC电压可在48h内恢复,而包裹型MFC则约需要120h,暗示除生物膜机制以外,克雷伯氏MFC中还存在电子穿梭机制,即L17菌体生长过程中可产生某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电子穿梭体,穿梭于菌体和阳极间传送电子.循环伏安扫描进一步证实电子穿梭体的存在;GC-MS检测表明它为2,6-二叔丁基苯醌(2,6-DTBBQ).据此,提出了克雷伯氏菌MFC中的2,6-DTBBQ穿梭产电机制.
- 邓丽芳李芳柏周顺桂黄德银倪晋仁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循环伏安法肺炎克雷伯氏菌
- 克雷伯氏菌燃料电池产电机制与代谢途径研究
- 邓丽芳
- Fe(Ⅲ)-EDTA作为阴极电子穿梭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持续产电机制被引量:6
- 2009年
- 阴极氧还原反应(ORR)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双室MFC以Fe(Ⅲ)-EDTA为阴极液进行持续产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Fe(Ⅲ)-EDTA作为阴极液可显著加速氧还原反应速率,降低内阻,提高输出电压与功率.当阴极液中存在20.0mmol/L的Fe(Ⅲ)-EDTA时,电池内阻仅为300Ω,比对照降低了900Ω,其输出电压(1000Ω下)与功率密度可维持在200.1mV、16.0mW/m2左右,比不加的对照分别提高73.2%、70.1%.Fe(Ⅲ)-EDTA氧化再生与持续产电试验表明,Fe(Ⅲ)-EDTA可通过曝气氧化再生、循环利用,即Fe(Ⅲ)-EDTA可作为阴极电子穿梭体加速电子至氧气的传递.Fe(Ⅲ)-EDTA首先接受阴极电子被还原成Fe(Ⅱ)-EDTA,在阴极室充分曝气条件下,Fe(Ⅱ)-EDTA将电子传递给O2同时被氧化再生成Fe(Ⅲ)-EDTA,从而完成电子从电极传递到氧气的穿梭过程,MFC得以长期稳定运行.进一步优化试验显示,Fe(Ⅲ)-EDTA作为阴极电子穿梭体强化MFC产电的适宜条件为:浓度20.0mmol/L、pH=5.0左右.在此条件下MFC的最大功率密度达100.9mW/m2.
- 邓丽芳周顺桂张锦涛庄莉卢娜张礼霞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KLEBSIELLAPNEUMONI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