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前程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论清末川边垦殖被引量:5
- 2007年
- 改变传统的“因俗而治”,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清末筹边奏疏的议题重心和政府治边“新政”的政策导向,大量档案文献证明,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首次将边疆的经济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川边的移民垦殖,正是在此背景下,成为当局寻求川边治策的重要内容。
- 邓前程
- 关键词:清末川边垦殖
- 园林·风景·文学——从成都西园看文学景观的形成
- 2019年
- 在今四川成都市内,曾有座名为西园的园林,在宋代是名噪一时的蜀中名胜。西园是宋代成都府官署园林,它在前后蜀宫殿基础上修建,历经入蜀官员文人的修葺而逐渐完善。西园不仅是蜀地民众游乐之地,也是地方官员和文人的休憩交游之所,因而获得了两宋入蜀文人的普遍关注和反复书写,成为两宋巴蜀地区和巴蜀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景观。
- 米昊阳邓前程
- 关键词:人文景观文学书写文学景观
- 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
- 本文以现有汉藏文献为依据,并在广泛吸取和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宏观考察与纵横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明朝治藏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等有关举措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展示出明朝对藏施政,从总...
- 邓前程
- 关键词:明朝藏区施政范式
- 文献传递
- 从民族格局差异看明朝治藏政策的现实性-与元、清两朝相比较被引量:6
- 2008年
- 与元、清二朝相较,明朝治藏明显不具有元之刚性,其制度也不如清之严密,而是采取了相对缓和且颇具弹性的施政策略。致之之由是多方面的,明朝面临的北部边疆民族关系格局和统治民族主体上的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邓前程邹建达
- 关键词:明朝元朝清朝治藏政策
- 《藏族服饰文化研究》出版
- 2011年
- 西南民族大学李玉琴副教授在其博士课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藏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入选了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全额资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邓前程
- 关键词:文化研究藏族服饰社会科学
- 元明政权交替与中原统治民族换位形势下的治藏政策调塑空间被引量:4
- 2004年
- 蒙藏民族传统的亲和关系,为元朝有效治藏带来了诸多便利,并使藏区形成一种归附和心向中原的传统,同时,这种传统也并不会因元明政权交替而丧失,这就决定了明王朝治藏有故踵元制的一面。但是,由于元明交替更意味着中原统治民族的换位,既有民族关系格局被打破,又使明朝对藏施政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 邓前程
- 关键词:元朝明朝治藏政策
- 论蜀相诸葛的战时财政经济措施
- 2002年
- 诸葛亮之于三国乱世中的刘汉政权之财政经济,始终坚持以尚农与工商并举作为广开财源的两翼,且重视财政支出的节流。正因为此,蜀汉虽弱,而“出兵之日……人心不忧”。
- 邓前程
- 关键词:战时财政经济
- 从自由互市到政府控驭:唐、宋、明时期汉藏茶马贸易的功能变异被引量:12
- 2005年
- 茶马贸易本属汉藏民族间、农区与牧区间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活动,它本应遵循固有的经济规律。其发端的唐朝如此,其发展的宋亦大致如是。但至明朝,统治者希图借经济手段去替代政治、军事所无法完成的统治功能(“以茶驭蕃”),并“联番制虏”,隔绝传统的蒙藏联系,“壮中国之藩篱”。汉藏茶马贸易的原有功能发生变异,纯粹的经济活动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内容。
- 邓前程
- 论明初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调适与定型被引量:4
- 2002年
- 明初中央政府治藏方略经历了"多封众建"、"以教固政"两个阶段,反映出治藏的步骤,首先明确了藏区是其治下的一部分,然后不断完善管理藏区的办法,实质上亦是其治藏政策的调适与定型的历史过程,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明王朝的自身实力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表明明王朝对藏区社会认识与了解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 邓前程
- 关键词:明初治藏政策调适
- 论七世达赖喇嘛奏辖“三塘”与清廷的措置被引量:1
- 2019年
- 清康雍乾时期,七世达赖喇嘛以用度"不敷"为由,先后两次向清廷奏请"三塘"等地区的管辖权。清廷对之颇为慎重,其处置策略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一方面,坚决拒绝七世达赖喇嘛对"三塘"等地区管辖权的奏请,以坚守川、滇、藏等省区的行政划界原则;另一方面,又给予七世达赖喇嘛数额不菲的经济"抚慰",以解决其"日用不敷"的实际困难。由此避免达赖喇嘛及格鲁派通过获取"三塘"管辖权以干涉其他藏区政治事务,并通过明确省区行政区划以强化对藏区的管理,从而达到稳固藏区统治的根本目的。
- 邓前程
- 关键词: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