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军
-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452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疗联合半相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实验及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化学治疗联合有血缘关系HLA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测定半相合供者淋巴细胞与患者淋巴瘤细胞共培养后淋巴瘤细胞的凋亡率,确定HLA半相合供体淋巴细胞体外抗淋巴瘤细胞的有效性。选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4例,在常规化疗后,输注有血缘关系HLA半相合淋巴细胞,对完成两个联合疗程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淋巴瘤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HLA半相合供体淋巴细胞可促进淋巴瘤细胞凋亡。24例共完成47个疗程的联合治疗,19例完成两个疗程以上,13例患者完全缓解,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7例处于无病生存状态。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后,低度发热5例,轻度皮肤潮红伴散在皮疹3例,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常规化疗联合有血缘关系HLA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安全有效。
- 苏毅范方毅易海付利刘阳阳邓涛孙浩平陈建钟国成邵文军闵敏李莉孙薏
- 关键词:淋巴瘤淋巴细胞输注半相合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被引量:2
- 1998年
- 为探讨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应用自体骨髓移植(ABMT)38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13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自体骨髓联合移植15例。治疗白血病54例,恶性淋巴瘤1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化疗加多抗甲素或C—CSF动员。移植物采用微波、阿克拉霉素净化处理。结果:两组动员方案均有良好动员效果。ABSCT组及联合移植组造血功能恢复比ABMT组快(P<0.05),合并症少。66例中,45例仍呈持续缓解(CCR),中位CCR时间32(5~98)个月,复发21例。3年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8.5%及26.1%。结果表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ABSCT及联合移植具有造血功能恢复快,合并症少等优点。微波和阿克拉霉素体外净化移植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净化方法。
- 郑华金苏毅邹春华赵越华袁良平邵文军赵碧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恶性血液病
- 全文增补中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尼泊甙注射液含量被引量:1
- 1997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尼泊甙注射液含量,替尼泊在0.05~5μl/10μ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方法回收率为100.82,RSD<0.95%。方法简便、准确、灵敏。
- 吴苏澄姜云平钟义邵文军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替尼泊甙注射液
- 微波体外净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6例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微波体外净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自体骨髓 3 5例 ,自体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 7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3 4例。移植前采用微波体外净化自体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结果 76例病人造血均获造血重建 ,随访 5年 ,5年生存率 3 7 1% ,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5年生存率40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年生存率 3 3 3 %。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 苏毅邵文军赵月华郑华金赵碧孙浩平郭广兰侯严堂吕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干细胞移植
- 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预防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对于预防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选取初治AML CR1期、自愿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治疗的患者32名,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案,于移植+5—+10 d将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回输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测定DC-CIK细胞各指标情况;对照组:选取同期未采用DC-CIK细胞治疗的AML CR1期移植患者21名;观察、比较2组患者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相关不良反应,评估3年总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IK经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致敏后,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为(80.1±3.3)%和(37.1±4.5)%,较对照组[(56.1±3.8)%和(18.1±3.1)%]均有所上调(P<0.05),分泌IFN-γ的水平为(3 985.4±223.1)pg/ml,较对照组[(1 688.5±162.1)pg/ml]明显升高(P<0.05),除一过性发热、寒颤外,无其他不良反应。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相关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经DC-CIK细胞输注,3年的总生存率为75.0%(24/32),较同期未使用荷载白血病抗原DC-CIK细胞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用于预防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是安全和有效的。
- 苏毅易海范方毅付利邓涛刘阳阳张玲陈健孙薏钟国成邵文军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
- 脐血CD_3AK细胞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目的:探讨脐血CD3AK细胞对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Anti—CD3McAb和rIl-2以及PHA诱生CD3AK细胞。运用MTT法测定CD3AK细胞的杀瘤活性,并采用静脉输注和瘤体内注射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15例。结果:脐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CD3AK细胞在体外对K562和Raji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治疗15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40%。结论:脐血CD3AK细胞对难治性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
- 苏毅赵碧赵越华邵文军郑华金
- 关键词:CD3AK细胞脐血恶性淋巴瘤
- 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DC-CIK细胞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地观察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DC-CIK细胞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淋巴瘤35例,采用MAC预处理方案,用自体淋巴瘤抗原致敏DC-CIK细胞,于移植预处理后5—10d,将DC-CIK细胞回输给患者。结果35例难治性淋巴瘤中,29例完全缓解(82.86%),4例部分缓解(14.43%),移植过程中死亡2例(5.71%)(均死于严重混合性感染)。所有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病例均随访3—49个月:4名部分缓解患者分别于移植后3、6、10、13个月后病情进展死亡;完全缓解患者中有3人于移植后11、17、20个月再次复发死亡;现存活26例。结论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DC-CIK细胞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高于单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苏毅范方毅易海付利刘阳阳邓涛孙浩平孙薏钟国成邵文军闵敏李莉陈健
- 关键词:淋巴瘤CIK自体造血干细胞
- 多抗甲素雄激素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28例疗效观察
- 1999年
- 我院自1983-02~1997-12,采用多抗甲素、雄激素、山莨菪碱(654—2)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28例并进行了长期随访观察,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郑华金赵越华袁良平邵文军苏毅邹春华赵碧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抗甲素雄激素山莨菪碱
- 白细胞清除术加联合化疗治疗HLAL疗效观察被引量:6
- 1998年
- 郑华金赵碧赵越华苏毅袁良平邹春华邵文军
- 关键词:白细胞清除术联合化疗高白细胞白血病
- 脐血输注合并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分析
- 2000年
- 我院自1992~1999年采用脐血输注合并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自血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苏毅赵碧郑华金赵月华邵文军
- 关键词:脐血输注化疗难治性白血病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