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峥嵘
- 作品数:137 被引量:57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鄱阳湖野生藜蒿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对鄱阳湖新鲜野生藜蒿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萃取和柱层析等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征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谷甾醇((-sitosterol,I)、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flavanone,II)、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4'-dihydroxy-7-methoxyflavanone,III)、5,3',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5,3',4'-trihy-droxy-7-methoxyflavone,IV)、胡萝卜苷(daucostero1,V)。
- 邹峥嵘袁宜如计红冰陈薇柯兰兰
- 关键词:鄱阳湖野生藜蒿化学成分
- 师范类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随着大学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给一些传统课程的教学造成较大影响.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讨论了师范类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该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提...
- 邹峥嵘涂艺声邓荣根段小华
-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 文献传递
- 植物生物学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的整合被引量:5
- 2014年
-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植物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讨论了在植物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与网络资源有机衔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邹峥嵘邓荣根段小华
-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课堂教学网络资源
- 黑乳海参中两个新的四环三萜化合物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研究黑乳海参体内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黑乳海参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2个三萜皂苷元类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β,17α-二羟基-7,9-二烯-海参烷;3β,17α-二羟基-9,22-二烯-海参烷。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黑乳参皂苷元A和B。是我国学者首次从海参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元类化合物。
- 巫军易杨华吴厚铭贺全山邹峥嵘张诗龙
- 关键词:黑乳海参
- 山蜡梅叶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1)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山蜡梅叶石油醚萃取物的成分及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液液萃取法得到山蜡梅叶石油醚萃取物,用气质联用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使用改进了的Ellman比色法检测山蜡梅叶石油醚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结果从山蜡梅叶石油醚萃取物中共检出47个化学成分,占其总组成总量的86.456%,其主要成分是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27.370%);棕榈酸乙酯(17.340%);植醇(11.616%);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9.089%)。山蜡梅叶的石油醚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较弱,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该研究为山蜡梅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孙春红邹峥嵘
-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蜡梅属植物中黄酮和香豆素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8年
- 蜡梅属植物为中国特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根、茎、叶、花蕾和果均可入药,是传统的庭园观赏植物和民间药用植物,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对近年来蜡梅属植物中黄酮和香豆素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蜡梅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李帅岚邹峥嵘
- 关键词:蜡梅属黄酮香豆素抗炎
- 一种从香樟叶片中提取精油的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从香樟叶片中提取精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干燥的香樟叶片作为提取精油的原料,采用酶法预处理,然后放入微波辅助蒸馏提取装置中,在常压下使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精油同水蒸气被蒸发出来后经过冷凝管的冷凝作用,在精油...
- 刘再枝李华兰邹峥嵘魏承
-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主体式课堂评价策略被引量:1
- 2020年
- 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阐述了学生主体式课堂评价的必要性及现实困境,从转变评价观念、改进评价方式、营造评价氛围、设计评价任务等方面提出了学生主体式课堂评价方式的改进策略,同时提供了评价样例供参考借鉴。
- 王颖霞邹峥嵘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一种水稻种植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实验台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种植盒,每个种植盒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水稻种子的放种架,放种架包括滑框,滑框滑动连接在种植盒的内部,滑框为镂空状,且滑框的内侧壁下端设有环挡块,滑...
- 杜尚广邹峥嵘罗丽萍
- 灭钉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药物灭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灭螺机制主要包括:(1)通过影响钉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一氧化氮合酶等调控神经信号转导和传递的关键酶活性,进而使得钉螺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致死。(2)通过影响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等与糖代谢和能量供应过程相关的酶活性,使钉螺体内能量代谢途径发生紊乱,最终造成钉螺死亡。(3)通过影响转氨酶、磷酸酶、酯酶同工酶等与肝脏解毒功能相关的酶活性,使肝脏防御系统瘫痪甚至肝脏衰竭,造成钉螺中毒死亡。该文主要从灭螺药物对钉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超微结构及其中多种关键酶酶活性两方面的影响出发,系统阐述灭螺药物对钉螺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新型灭螺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 吴建华刘美红李帅岚邹峥嵘
- 关键词:湖北钉螺灭螺药物酶活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