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胜
- 作品数:43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颈椎-颈髓复合体损伤的救治及体会
- 【目的】颈椎-颈髓复合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一项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尤其是在完全性颈脊髓损伤领域。【方法】在完全性颈脊髓损伤这一领域,我们集中治疗了4例(甲,乙,丙,丁)病例(ASIA分级A级,B级),在术前情况,手术时...
- 周衡俊郑杰胜龚江标詹仁雅郑秀珏
- 文献传递
- 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Group A型BI)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
- 周衡俊詹仁雅郑秀珏马跃辉郑杰胜
- Pinpoint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在颅内小病灶体表定位中的应用
- 徐庆生郑杰胜周永庆詹仁雅
- 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Group B型BI)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
- 周衡俊詹仁雅郑秀珏马跃辉郑杰胜
- 经额下-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总结 2 6例经额下 -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全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 ,其中大型 3例 (11.5 % ) ,巨大型 2 3例 (88.5 % ) ,并与经蝶和经额入路进行比较。方法 2 6例均经 CT、MRI诊断 ,并经病理证实。做右侧额部骨瓣成形术 ,在鞍结节处将经额入路 (于额叶下方经鞍膈 )经蝶入路 (经蝶骨平板及蝶窦前壁 )融为一体。结果 术野显露清楚 ,肿瘤全切除率高 ,占 92 .3% (2 4/ 2 6 ) ,次全切除 2例占 7.7% (2 / 2 6 ) ,无死亡病例。结论 此入路适用巨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切除术 ,较单纯经额或蝶窦入路手术为优。
- 沈剑峰黄红光周永庆马跃辉郑杰胜雷利华
- 关键词:垂体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
- 脑膜瘤的性激素受体与临床病理和细胞增殖状态间关系研究
- 郑杰胜
- 关键词:脑膜瘤性激素受体临床病理学细胞增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法
- 半椎板入路联合电生理监测治疗膜下髓外椎管肿瘤(附78例临床分析)
- 目的报道我科采用微创半椎板入路联合电生理监测切除膜下髓外椎管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11月采用经半椎板手术联合电生理监测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1...
- 叶红星马跃辉兰平孙天孚龚江标郑杰胜郑秀珏詹仁雅
- 重症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手术夹闭治疗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1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三维CT造影(3D-CTA)检查证实后即在24h内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其中6h内手术5例、6-24h手术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Ⅳ级10例,V级3例。术后根据出院时GOS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并临时阻断4例,分离困难6例;术后出现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肺部感染3例,下丘脑反应伴上消化道出血2例,额叶梗死1例;出院时效果良好6例;预后差5例;死亡2例。结论对Hunt-Hess分级Ⅳ-V级的患者实施超早期手术治疗可避免动脉瘤早期再次破裂出血;3D-CTA的应用使超早期手术成为可能,改善治疗效果。
- 潘剑威童鹰詹仁雅周永庆郑杰胜沈剑峰万曙严敏范卫健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
- 性激素受体与脑膜瘤生物学特性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郑杰胜吕世亭詹仁雅周永庆
- 关键词:脑膜瘤性激素受体生物学特性
- 颈椎病微创手术技术初探
-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
- 周衡俊郑杰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