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硌 作品数:26 被引量:22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黑龙江省高松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围岩蚀变元素迁移特征与定量计算 本文以黑龙江省高松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为对象,详细研究围岩蚀变分带及对其元素迁移进行定量估算,探讨围岩蚀变分带与元素迁移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找矿)意义。 郑硌 顾雪祥 章永梅 刘瑞萍 耿会青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成矿预测 围岩蚀变 安哥拉Bonga铌矿床成矿碳酸岩岩石地球化学和C-O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安哥拉Bonga碳酸岩型铌矿床位于Parana'-Angola-Etendeka碱性岩-碳酸岩火成岩省东部,是一个孤立产出的中心式岩栓,侵入于元古宙花岗岩基底中。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Bonga岩体由钙碳酸岩和少量的镁碳酸岩组成,岩体成分从钙碳酸岩向镁碳酸岩演化。矿物组合上,钙碳酸岩以方解石为主,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烧绿石和少量稀土矿物;镁碳酸岩以白云石为主,烧绿石含量降低,稀土矿物含量增高。富钙碳酸岩(摩尔比值Ca O/Ca O+Mg O+Fe O+Mn O>0.83)中Nb含量较高,变化于148.1×10^(-6)~8394×10^(-6),平均为2127×10^(-6),∑REE变化于1441×10^(-6)~9452×10^(-6),平均为2791×10^(-6),LREE/HREE变化于16.7~58.3,平均为25.0;富镁碳酸岩(摩尔比值Ca O/Ca O+Mg O+Fe O+Mn O<0.83)Nb含量降低,变化于300.9×10^(-6)~3910×10^(-6),平均为1502×10^(-6),∑REE升高,变化于1659×10^(-6)~18849×10^(-6),平均为7111×10^(-6),轻稀土更加富集,LREE/HREE增大,变化于19.1~114,平均为57.6。铌在碳酸岩浆演化的早期富集,铌矿化主要与富钙碳酸岩有关;稀土元素的富集相对较晚,主要与富镁碳酸岩有关。对碳酸岩碳氧同位素的瑞利分馏模拟计算(RIFMS模型)结果表明,Bonga碳酸岩的铌矿化(烧绿石沉淀)主要受岩浆作用控制,其温度不低于600℃。 郑硌 章永梅 顾雪祥 高海军 何格 董树义关键词:碳氧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碳酸岩 黑龙江省高松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围岩蚀变元素迁移特征与定量计算 被引量:1 2013年 浅成低温热液Au-Ag矿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一种金矿类型,对这类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等目前已有了非常详细的研究(Cooke et al.,2000;Hedenquist et al.,2000),但是对于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和机理的研究仍然较少(Gemmell,2007;Warren et al.,2007)。详细研究围岩蚀变分带及对其元素迁移进行定量估算。 郑硌 顾雪祥 章永梅 刘瑞萍 耿会青关键词:围岩蚀变 低温热液 冰长石 分带 黄铁矿化 河南栾川矿集区中鱼库(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4 2014年 中鱼库(铅)锌矿床位于豫西栾川Mo-W-Pb-Zn-Ag矿集区内鱼库-赤土店铅锌矿带的北西端。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栾川群三川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岩性转换部位。矿区内矽卡岩化和角岩化发育。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闪锌矿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氧逸度升高和温度降低,早、中和晚三个阶段的闪锌矿ΣREE和LREE/HREE逐渐降低,δEu和δCe负异常逐渐减弱。闪锌矿相对富集Mn、In和Se,亏损Ga、Ge和Tl,指示中鱼库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为与岩浆热液相关的矽卡岩型矿床。通过将中鱼库(铅)锌矿床与国内不同成因类型铅锌矿床的闪锌矿微量元素进行对比,印证了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特征能够有效用于区分铅锌矿床成因类型,这对铅锌矿床的评价和勘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曹华文 张寿庭 郑硌 刘瑞萍 田浩浩 张旭晃 李军军关键词:矽卡岩型 微量元素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7 2014年 高松山金矿床位于中国东北小兴安岭矿集区,赋矿围岩主要为下白垩统安山岩等中基性火山岩。矿体受张性断裂的控制,呈高角度脉状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和银金矿。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冰长石-绢云母(伊利石)-方解石。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网脉状构造,次为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叶片状构造等。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的特征,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C-S-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火山岩或岩浆气体。通过与东北地区其他典型的中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特征进行对比,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支持高松山金矿床属于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郑硌 顾雪祥 章永梅 刘瑞萍 王佳琳 王艳忠 赵洪海关键词: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湖南省七宝山钙矽卡岩-镁矽卡岩共生型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2014年 七宝山多金属矿床是一种罕见的钙矽卡岩和镁矽卡岩共生型矿床。矿床赋存于印支期—早燕山期斑状花岗岩与中—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及附近。矿床的形成经历2个成矿期:早期以形成钙-镁矽卡岩和磁铁矿为主的金属矿物为特征,后期以发生多次金属硫化物的矿化为特征。矿床的物质组成十分复杂,可利用的组分除Cu、Pb、Zn之外,Ga、Ge、In、Cd、Au、Ag、Te、Fe等亦可综合利用。斑状花岗岩是幔源岩浆与上地壳物质同熔混染的产物,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地质地球化学证据一致支持斑状花岗岩为成矿母岩;围岩的化学性质变化决定了矽卡岩化的类型。七宝山多金属矿床既属特殊的成因类型,又极具工业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郑硌 顾雪祥 曹华文 李青关键词:多金属矿床 云南富宁者桑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19 2013年 者桑金矿床赋存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沉积碎屑岩中,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是滇东南金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沉积黄铁矿和热液硫化物(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均为正值,变化范围较窄(8.4‰~11.3‰),与二叠纪沉积时期海水硫酸盐δ34S值一致,具有地层硫的特征。矿石中的硫主要通过地层中有机质与海水硫酸盐的热还原作用(TSR)提供。铅同位素组成中,206Pb/204Pb变化范围较宽,207Pb/204Pb和208 Pb/204 Pb较为稳定,计算获得的模式年龄变化范围大(-62~389Ma),甚至出现"负年龄",表明除正常铅外,还有较多的放射性成因铅的混入。铅主要来自于上地壳,有少量岩浆物质的混入。矿石与围岩的硫铅同位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 章永梅 顾雪祥 摆祥 刘瑞萍 郑硌 吴程赟 彭义伟关键词:成矿物质来源 卡林型金矿床 云南羊拉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过程 被引量:18 2013年 云南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中—晚三叠世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闭合-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但明显受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控制。从流体包裹体研究入手,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以及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与成矿的关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干夕卡岩阶段(Ⅰ)、湿夕卡岩-磁铁矿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阶段(Ⅲ)以及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Ⅳ)中发育多种类型的包裹体,主要为气液水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纯液相水包裹体次之,少见纯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其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发育于Ⅰ阶段石榴石、Ⅱ阶段绿帘石,尤其是Ⅲ阶段石英中。Ⅰ、Ⅱ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13~593℃和336~498℃,盐度分别为19.1%~49.7%NaCleq和15.7%~53.3%NaCleq;Ⅲ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48~398℃,并具有低盐度(2.1%~9.6%NaCleq)与高盐度(35.5%~65.3%NaCleq)共存的特征;Ⅳ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32~179℃)、低盐度(3.4%~10.4%NaCleq)特征。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微观特征并结合矿区的宏观地质特征,认为流体不混溶(沸腾)是导致本矿区金属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 陈思尧 顾雪祥 程文斌 郑硌 韩思宇 彭义伟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成矿过程 内蒙古沙德盖花岗岩岩浆混合作用: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9 2015年 华北地台北缘乌拉山地区的沙德盖钾长花岗岩体中普遍发育以二长岩为主的暗色微粒包体,包体具塑性流变特征,与寄主岩的接触界线或为截然或为渐变过渡。岩相学观察表明,包体中发育多种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典型组构,如石英眼斑、环斑长石、镁铁质团块、钾长石巨晶的溶蚀、磷灰石的针柱状形貌、长石中的包体带以及钙长石的"针尖"结构等。造岩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岩浆混合在沙德盖岩体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寄主花岗岩浆主要来自下地壳,而暗色包体岩浆则主要为地幔来源。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沙德盖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分别为233.4±2.3Ma和229.7±1.5Ma(中三叠世),进一步佐证了该岩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研究认为,当铁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混合时,早期基性岩浆的快速淬冷形成了边界清楚、具明显冷凝边且暗色矿物含量较高的包体;随着两种不同成分岩浆之间温差的减小以及组分的交换,进一步形成了颜色较浅、边界渐变过渡和无明显冷凝边的包体。 顾枫华 章永梅 刘瑞萍 郑硌 孙玄关键词:岩相学 矿物化学 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暗色微粒包体 黑龙江东安金矿床赋矿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2015年 东安金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域的一处大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期碱长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中。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赋矿的碱长花岗岩和光华组流纹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83.2±1.3Ma和109.1±1.2Ma,表明碱长花岗岩的侵位年代为早侏罗世,光华组火山岩的喷出时代为早白垩世。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东安碱长花岗岩具高硅、高钾和低磷的特征,富集Rb、Th和K,亏损Nb、Ta、Sr、P和Ti,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光华组中酸性火山岩富集Rb、Th、U和K,亏损Nb、Ta、P和Ti,为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发生改变后的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下,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东安金矿床成矿年龄(107~108Ma)与光华组火山岩的成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成矿与成岩作用为同一地质事件,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拉张构造环境中。结合区内其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赋矿围岩特征,认为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是东北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有利场所。 刘瑞萍 顾雪祥 章永梅 王佳琳 郑硌 高海军关键词: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东安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