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霁鑫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庆市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面肌痉挛患者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效果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面肌痉挛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1例,明显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5例,明显缓解7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1例,未复发17例,复发率为5.56%;对照组复发5例,未复发13例,复发率为27.7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郑霁鑫
- 关键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复发率
- 对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
- 2008年
- 高丽娟郑霁鑫
-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鼻腔分泌物吸痰管
- 微创术治疗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观察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船磁针进行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微创术穿刺血肿冲洗引流3天后,血肿完全清除,脑受压消失。结论微创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更快捷、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1]。
- 宋懿卿周慎郑霁鑫
- 关键词:微创术慢性硬膜下血肿
- 探讨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对策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患者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对此次研究的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症状原因进行研究后发现,有20例因急性脑肿胀原因导致,15例因迟发性颅内出血导致,2例因晚期脑疝和长时间血肿压迫导致,2例因创伤性休克和低血压导致。经过积极的处理治疗后,以格拉斯哥(GOS)评定预后显示为,2例良好,3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和26例死亡,本组死亡率为66.7%。结论急性脑膨出主要是因为术中患者的急性脑肿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导致,发生脑膨出症状后,患者的生命危急,需要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否则会有死亡的危险,对该症状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临床及时的处理,挽救患者生命。
- 郑霁鑫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膨出脑肿胀迟发性颅内血肿
-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以及脑室腹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优良、中重度残疾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残疾率(10.00%)低于对照组中重度残疾率(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优良率高,中重度残疾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应用于临床。
- 郑霁鑫
- 关键词:脑外伤脑室腹腔分流术
- 微创针脑室外引流抢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 2007年
- 我们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脑室外引流抢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18例,取得满意效果。该方法与其他常规治疗方法比较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不用切开头皮、不用手工锥孔和钻孔,三通可控导管做密闭脑室外引流;2)不需要复杂手术环境,可在床头或简单的处置室局麻操作;3)手术时间短,减轻病人痛苦;4)手术后复查CT结果显示减少或没有颅内积气;5)为患者的病因检查和治疗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和条件。我们认为此方法是目前做脑室外引流最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昏迷的患者。使用注意事项:1)严格按传统的脑室穿刺点操作(穿刺点的选择和方向);2)根据CT、MRI影像显示的脑室大小选择5.5ml左右的穿刺针。
- 宋懿卿周慎郑霁鑫
-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外引流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根据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有18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是30.0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引起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疾病史超过5年、术后血压波动大、术后躁动以及术后未发现责任动脉等,再出血患者与未发生再出血患者上述单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风险高,危险因素多,术中和术后需要多加注意,对患者的情绪、血压、责任动脉止血等均要进行控制,避免再出血。
- 郑霁鑫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死亡因素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微创治疗脑出血死亡的1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死亡的病例中,8例死于脑疝形成,4例死于再出血,3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因素为:脑疝形成、出血量及部位、再出血、意识状态、感染、脑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及年龄。
- 宋懿卿仲玉民郑霁鑫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治疗的临床应用(附160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研究采用微创穿刺针行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等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T定位下应用穿刺针行经皮血肿穿刺、血肿碎吸术,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技术清除颅内血肿。结果治疗160例,死亡6例,好转133例,21例自动出院。
- 仲玉民郑霁鑫
- 关键词:脑出血脑内血肿穿刺术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分析小骨窗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38例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选取同期38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出血量为30~80 ml时,小骨窗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大骨瓣开颅手术(P<0.05);当出血量>80 ml时,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如果是出血情况比较轻微,介于30~80ml,选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更加科学合理。
- 郑霁鑫
- 关键词: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