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长池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政体
  • 1篇社会实体
  • 1篇神权政治
  • 1篇苏格拉底
  • 1篇天意
  • 1篇主政
  • 1篇宗教
  • 1篇宗教生活
  • 1篇宗教现象
  • 1篇宗教现象学
  • 1篇现象学
  • 1篇伦理
  • 1篇伦理学
  • 1篇民主
  • 1篇民主政体
  • 1篇墨子
  • 1篇克尔凯郭尔
  • 1篇兼爱
  • 1篇本体论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郝长池

传媒

  • 2篇现代哲学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神权政治与民主政体——论苏格拉底和墨子的神权思想
2010年
本文讨论如何走出专制与民主的对立,特别是走出对于民主政体的盲目迷信和崇拜。对于一个社会制度的评判标准是正义。民主政体是不是等于正义的社会,或者接近正义的社会呢?西方的苏格拉底与中国的墨子对此持怀疑态度,并给出了他们的理由。
郝长池
关键词:天意兼爱
宗教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被引量:4
2006年
客观的宗教现象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是一个没有主题的现象学:客观的视野是把宗教主体的存在性关怀排除在外的。宗教现象学必须既是存在性的又是诠释性的。这两个特点是由宗教生活或宗教现象本身的两个基本要素决定的,即人与神圣者的关系。
郝长池
关键词:宗教生活宗教现象学
伦理学之争:内在还是超越——在孟子、勒维纳、克尔凯郭尔之间的对话
2004年
孟子、勒维纳、克尔凯郭尔对于“我和他人的伦理关系”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伦理学不能建立在本体论之上,在“我和他人的伦理关系”里,“我”永远是一个“小我”,而“他人”则是超越的存在,伦理主体的意义就在于与不同于自己的事物发生关系。
郝长池
关键词:伦理学本体论社会实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