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国
-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椎弓根动态内固定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K-Rod弹性棒、通用弹性棒及Dynesys系统比较被引量:11
- 2014年
- 背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是修复腰椎退变疾病的金标准,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引出来其他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等问题。针对腰椎融合固定的问题,近年来腰椎弹性固定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腰椎椎弓根动态内固定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L3,4节段5例;L4,5节段20例;L5S1节段20例;L3,4,L4,5双节段6例;L4,5,L5S1双节段8例,L3,4,5 S1三节段患者3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32-72岁,平均50.8岁。根据使用不同内固定系统分为3组,使用通用动态腰椎固定系统17例,K-Rod后路动态稳定系统28例,Dynesys系统17例。随访24-48个月,评价指标包括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分析及疗效优良率。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获得显著改善(P<0.01)。治疗前、末次随访时置入节段及邻近节段高度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各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是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3种弹性固定虽然存在结构的不同,但是早期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区别,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刘涛王振江陈凡张大鹏郭宁国马方南冯纪川强晓军
- 关键词:腰椎椎弓根动态内固定
- 潜行切除颈3椎板单开门成形术对颈椎轴性症状的疗效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潜行切除颈3椎板,保留颈3棘突覆以上组织,将颈和颈7翻转成形以缓解颈椎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9月-2010年6月,我们采用潜行切除颈3椎板,保留颈3棘突及以上组织,将颈4一颈7翻转成形的方法手术治疗上述疾病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24-74岁,平均59.4岁.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膨出)32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并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9例.后纵韧带骨化症并脊髓型颈椎病15例。s3病例得到随访,失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6-24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脊髓或神经根症状均获得改善或消失.术前JOA评分为:825±3.48分.术后2周IOA评分为:11.56±4.37分,改善率81.24±6.5%,末次随访JOA评分为:9.38±5.47分,改善率712±6.1%术后随访x线、CT检查无再关门现象发生。术后明显轴性症状比例222%。结论采用潜行切除颈3榷板.保留颈3棘突及以上组织.将颈4-颈7翻转成形术是缓解颈椎轴性症状的一种有效地手术方法。
- 郭宁国强晓军冯纪川刘涛王振江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椎板切除术
- 桡骨茎突逆行带蒂骨瓣嵌夹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陈旧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陈旧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桡骨茎突逆行带蒂骨瓣嵌夹结合自身松质骨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治疗23例。结果 23例患者术后3~8个月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2例,可1例。结论桡骨茎突逆行带蒂骨瓣嵌夹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是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 郭宁国
- 关键词:腕舟骨陈旧性骨折带血管蒂骨瓣
- 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的手术治疗
- 2007年
- 郭宁国冯纪川强晓军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
- 闭合复位单根髓内针治疗掌骨颈骨折61例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郭宁国强晓军冯纪川
- 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严重Pilon骨折被引量:5
- 2012年
- 观察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18例C3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20周,中位数17周。踝关节功能按有关标准评定,优7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2.22%。结论:前外侧切口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郭宁国冯纪川刘涛强晓军
- 关键词:PILON骨折骨折内固定
- 生物型可吸收挤压螺钉在陈旧性跟腱断裂重建术中的应用1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及方法]探讨采用足长屈肌腱转位加生物型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止点的方法治疗陈旧跟腱断裂缺损的可行性。[结果]经过1~3.5年的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根据Termann跟腱损伤的临床评分标准,优12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采用本术式手术方法简单,对足踝功能影响较小,可取得满意效果。
- 郭宁国冯纪川强晓军刘涛
- 关键词:跟腱断裂肌腱转位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方法。方法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4例,9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5例采用双侧入路依次修复对冠状突、前关节囊、桡骨头、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康复治疗及随访,总结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经验。结果 1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17周,平均14.5周,肘关节屈伸范围70°~130°,平均90°,前臂旋转范围60°~150°,平均120°。无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65~90分,平均81分,优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78.5%。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严重,单纯采取保守治疗外固定而不进行结构重建则很难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而过长时间的制动必定导致肘关节的僵直,手术治疗可使肘关节获得充分的稳定性,以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结果。
- 郭宁国冯纪川强晓军陈兴民
- 关键词:肘关节脱位尺骨骨折桡骨骨折
- 创伤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固定胫腓骨三层皮质的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21例,其中不合并踝关节骨折1例,合并踝关节骨折20例,骨折按AO分类:B。型1例,玛型4例,C1型3例,C2型8例,C3型4例。结果所有21例患者6~14个月随访均无再发下胫腓分离。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通过胫腓三层皮质骨固定修复是一种可靠方法,可以提高踝关节早期的功能恢复。
- 郭宁国强晓军
- 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包括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椎体发生再发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因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或PVP的患者148例,其中再发骨折30例,未再发骨折118例,男37例,女111例。患者随访(34.86±7.18)个月。记录患者性别、是否再次骨折,体质量指数(BM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Barthel计分,并行统计学检验。结果:BMI> 24 kg·m^-2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或PVP术后再发骨折有明显相关性,BMI> 24 kg·m^-2的患者较BMI <24 kg·m^-2的患者人群发生再发骨折几率大;ODI值越高患者人群中发生再发骨折的几率越大;术后VAS评分高的患者人群中发生再发骨折的几率越大。患者术后身体功能障碍对社会的依赖性的大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或PVP术后再发骨折没有明显影响。结论:BMI> 24 kg·m^-2、ODI评分高、术后VAS评分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或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术后身体功能障碍对社会的依赖性的大小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或PVP术后再发骨折无明显相关性。
- 孙月钊郭宁国强晓军刘涛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