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菁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已婚妇女生育节育现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已婚妇女生育节育现状,比较彝、汉两族已婚妇女生育节育现状。方法 2009年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3个镇(大堡镇、黑竹沟镇、新林镇)和4个乡(哈曲乡、金岩乡、杨村乡、万平乡)中随机选取24个村进行调查。入户调查648名已婚妇女(452户)的生育与节育状况。本次调查的已婚妇女平均年龄42.7(15~95)岁,中位年龄40岁。结果≤35岁、36~49岁、50~63岁和≥64岁4个年龄段妇女的生育率(人均已生育次数)分别为(彝族/汉族):1.64/1.41,3.14/1.96,3.48/2.77,4.44/4.83。绝育术(输卵管、输精管结扎)现用率为(彝族/汉族):0.6%/2.7%,8.8%/34.5%,15.9%/48.3%,4.9%/43.5%。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现用率为(彝族/汉族):49.7%/58.7%,71.5%/40.5%,36.4%/36.7%,29.3%/13.0%。结论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彝、汉两族已婚育龄期妇女平均生育次数高于2000年全国水平。在36岁以上,IUD使用率随已婚妇女年龄递减而呈显著递增趋势,为目前彝、汉两族育龄期妇女的首选节育措施。IUD使用率差别不大而绝育术使用率则是汉族明显高于彝族(≤35岁组除外)。
- 周波孙冲周文秀陈喜慧何长久郭菁胡澜
- 关键词:彝族已婚妇女生育避孕节育
- MECT联合SSRI类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评价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Knowledg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检索年限不限,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纳入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个RCTs共461名患者,其中MECT联合治疗组230例,SSRI药物治疗组231例。Meta分析结果指出MECT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SSRI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治愈率Z=4.52,P=0.000;有效率Z=7.71,P=0.000),且副反应中MECT联合治疗组中近事记忆障碍的发生率要高于SSRI药物治疗组(P=0.013),其余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SSRI药物治疗相比,MECT联合SSRI治疗可明显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周林科郭菁徐忆王啸谢鹏
- 关键词:改良电休克电休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难治性抑郁症META分析
- 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糖水消耗基线值将4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 通过CUMS实验模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后,运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两组大鼠的海马突触并用透射电镜进行检测。采用传统的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在行为学评价中CUMS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偏好度均降低(P<0.01),表明大鼠抑郁模型建立成功。通过结合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共得到6个在CUMS组表达上调和10个在CUMS组表达下调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归为四类,即囊泡调节/递质释放/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细胞骨架、物质代谢。结论通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后续的蛋白质功能预测,发现了一些与突触传导功能障碍可能相关的蛋白质,从而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 胡永波周健刘海朋吴波彭扬杨涌涛杨德雨郭菁谢鹏
- 关键词:突触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组学
- 米氮平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 背景和目的:目前关于米氮平联合抗精神病药物针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尚无定论,缺乏有效的证据。为了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该药物合并使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循证医学方法为精神分裂症特别是阴性症状的临...
- 郭菁
- 关键词:米氮平精神分裂症META分析临床疗效
- 微侵袭手术治疗自发性幕上性颅内出血的Meta分析研究
- 周新雨郭菁谢鹏陈建军李琦任高平姚国恩刘鸣董强郭静李雷雷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微侵袭手术META分析
-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系统评价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包括1040例PS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优于阿米替林组[RR=1.10,95%CI(1.02,1.18),P=0.01];治疗8周后2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97,1.14),P=0.19];治疗1、2、4、6周后西酞普兰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优于阿米替林组;治疗2、4、6、8周后西酞普兰组的治疗副反应量表评分优于阿米替林组。结论:西酞普兰治疗PSD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改善抑郁症状较阿米替林快,安全性优于阿米替林。
- 陈亮谢亮卢葭周新雨郭菁房亮谢鹏
- 关键词:西酞普兰阿米替林卒中后抑郁障碍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 米氮平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索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CTR)、EBSCO、web of knowledge、psycINFO、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以及维普(VIP)数据库,选择已发表的关于米氮平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纳入文献截止时间为2012年10月11日。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米氮平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有效率[OR(95%CI)=3.75(2.73,5.16)]和痊愈率[OR(95%CI)=2.21(1.23,3.99)]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有效率与痊愈率均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P<0.01)。米氮平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组的失眠与恶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P<0.05),而嗜睡的发生率要高于单用抗精神药物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同时并未增加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反应发生率。
- 郭菁李雷雷黄婷曹笃谢鹏
- 关键词:米氮平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