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金娥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3篇老年
  • 3篇老年抑郁
  • 3篇老年抑郁症
  • 1篇滴注
  • 1篇预后
  • 1篇照料
  • 1篇照料者
  • 1篇神经症
  • 1篇神经症病人
  • 1篇重型抑郁症
  • 1篇氯丙咪嗪
  • 1篇静滴
  • 1篇静脉滴
  • 1篇静脉滴注
  • 1篇康复
  • 1篇护理
  • 1篇护理观
  • 1篇护理观察

机构

  • 5篇河南省精神病...

作者

  • 5篇郭金娥
  • 4篇蒋玉卉
  • 3篇方润岭
  • 2篇张红星
  • 1篇张玉娟
  • 1篇李栓荣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河南省精神科...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受教年限、躯体状况及服用药物相匹配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辅以认知性...
蒋玉卉张红星郭金娥方润岭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
文献传递
静滴氯丙咪嗪治疗重型抑郁症护理观察
2003年
近年来,新型抗抑郁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多为口服制剂,且起效较慢,对治疗有严重自杀企图的重型抑郁患者往往难以迅速控制症状。氯丙咪嗪注射液由于是静脉给药,血药浓度提高较快[1]。
李栓荣郭金娥
关键词:氯丙咪嗪抑郁症护理静脉滴注
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受教年限、躯体状况及服用药物相匹配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辅以认知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日常护理。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性心理护理可以促进老年抑郁症的改善。
蒋玉卉张红星郭金娥方润岭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
浅谈护士与神经症病人交往的技巧
1998年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和观点相互传递的途径,神经症病人大多具有不良个性特征,熟悉并掌握与病人交往的技巧是神经症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个性特征及躯体疾病,掌握病人的一般情况,交往时护士要仪表端庄大方,环境要整洁优雅,语调要温和得体、通俗易懂。倾听病人诉说要全神贯注、不厌其烦,询问病人时要突出重点,由浅入深。 对新入院病人,护士要热情接待,主动关心病人。介绍情况,体现出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同情。并对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及抑郁性神经症等病人提出相应的交往技巧。
蒋玉卉郭金娥
关键词:护士神经症病人交往
老年抑郁症病人家庭照料者心理状态及干预需求
2005年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老年抑郁症病人家庭照料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需求.方法:比较患者病程<1年,1~3年,>3年三组老年抑郁症病人家庭照料者心理障碍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各自所选的干预方式.结果:三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病程1~3年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最高,病程>1年的抑郁情绪程度最重,他们愿意接受多项干预方式.结论:社会在关心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同时也应关心其家庭照料者,建议采取综合干预模式.
蒋玉卉张玉娟郭金娥方润岭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家庭照料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