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民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肌
  • 9篇动脉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梗死
  • 7篇急性心肌梗死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介入
  • 4篇血管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心脏
  • 3篇血压
  • 3篇缺血
  • 3篇老年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患者
  • 3篇冠脉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电

机构

  • 17篇银川市第一人...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盛泽医院

作者

  • 17篇陆民
  • 9篇薛朝阳
  • 7篇张宁
  • 4篇郭牧
  • 3篇姚成立
  • 3篇王晖
  • 2篇郭艳萍
  • 2篇曹克将
  • 2篇杨志健
  • 2篇宋梅
  • 2篇贾武梅
  • 2篇李伟
  • 1篇陈宁
  • 1篇张炳英
  • 1篇陈媛
  • 1篇于海洋
  • 1篇李溪
  • 1篇石岩
  • 1篇李媛
  • 1篇沙勇

传媒

  • 11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脉压(PP)对冠心病(CAD)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65例EH患者,男46例,女19例,年龄41-74岁,平均(62.3±10.57)岁,合并有CAD者19例,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将所有病历按PP值65mmHg分成2组进行比较。结果PP≥65mmHg的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脉压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应指导早期干预。
郭艳萍陆民郭牧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冠心病
STEMI急诊PCI后多支冠脉病变治疗的评价
2009年
目的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比较药物治疗或择期PCI处理非梗塞相关血管的临床疗效,评估STEMI后对非梗塞相关血管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比较了151例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急诊PCI处理梗塞血管的STEMI患者,根据对非梗塞相关血管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组1为心梗后7-14d行择期PCI者共64例,组2为药物治疗者共87例。比较两组病情变化、造影资料、住院期间及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情况及造影结果相似;组1病人的住院日为(16.98±5.84)d,较组2病人(11.29±5.00)d长,二者比较P=0.000;院内MACE发生率在组1为4.69%、组2为4.60%,院外MACE发生率在组1为3.13%、组2为13.79%,二者比较院内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STEMI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急诊PCI后,再择期行PCI术,远期MACE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
陆民姚成立沙勇贾绍斌魏宁仇玉民薛朝阳王晖张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多支冠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介入术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与支架血栓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基础上PCI前后动脉系统血小板活性的变化及与支架血栓的关系。方法20例行支架置入术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为PCI组,另20例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者为对照组。测定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外周动脉全血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ⅡbⅢa(plate-let fibrinogen receptor expression,PAC-1)、P选择素(P-selectin,CD62P)及动脉血浆各时间点内皮素(endothlin,ET-1)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并观察围术期及随访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在PCI组,术后6h与术前比较,PAC-1(2.626%±1.597%比1.388%±0.764%,P=0.001)、CD62P(0.363%±0.204%比0.213%±0.176%,P=0.007)、PAC-1+CD62P(0.261%±0.181%比0.133%±0.121%,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B2在PCI术后24小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4.84±190.43ng/mL比310.37±184.21ng/mL,P=0.021)。ET-1、FIB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在CAG组,上述各指标CAG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均无MACE发生。结论对已采取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患者,PCI术仍可引起全身血小板激活,但对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无明显影响。
薛朝阳陈媛陆民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血小板活化内皮缩血管肽类
超声定位压迫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临床用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定位压迫及凝血酶注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经皮穿刺介入性检查及微创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发现搏动性肿块或者听诊有血管杂音,并经超声检查确诊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压迫及注射治疗。结果 1次性压迫成功率为54.5%(6/11),2例重复压迫成功。其余3例重复压迫不成功者改为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使瘤腔闭塞。术后1个月复查均无复发,超声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总的治愈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定位压迫结合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便、无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的方法。
石岩张炳英陆民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观察比较了40例有U波倒置(试验组)和44例无U波倒置(对照组)的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情况及冠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试验组梗死后的心绞痛发生率为77.5%(3140),明显高于对照组34.1%(1544,P<0.01)。试验组室性心律失常较对照组更易发生[62.5%(2540)/27.3%(1244,P<0.01)],发生心功能异常的情况也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通过冠脉造影发现试验组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U波倒置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陆民马玉芳魏春阳郭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U波倒置
VVI与DDD不同起搏方式对老年人心脏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起搏器不同起搏方式对老年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VVI和DDD型起搏器患者安置前、后超声心动图对比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射血分数变化。结果VVI起搏方式患者左房内径增大(P<0.05),射血分数下降(P<0.05),DDD起搏方式心脏结构及射血分数变化不大。结论有起搏器置入适应症的患者,为减少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应当选择房室顺序起搏为宜。
薛朝阳姚成立陆民李溪贾武梅
关键词:心脏起搏心脏结构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作用
1998年
1986年Murry发现并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ischemic conditioning)的新概念,是指一次或多次短时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可明显增强心肌对较长时间持续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耐受能力。Orizi认为临床上心肌梗塞前多次发作不稳定心绞痛可使缺血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本文对10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或合并后壁、右室、前壁心肌梗塞患者,从临床上研究心肌梗塞前有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对心肌梗塞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993年1月~1997年5月收治的100例资料完整的急性下壁或合并后壁、右室和前壁心肌梗塞住院患者。其中男69例,女31例,平均年龄62岁。58例心肌梗塞前均有心绞痛发作史(A组),其心绞痛发作1天至10年不等,大多为2~4年。无心绞痛史者42例(B组)。
于海洋尤沛陆民吕新湖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心肌缺血预适应预后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左室收缩功能的观察
2009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UC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的观察对比。方法对82例AMI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及PCI前4h、术后1周内及3个月时分别做UCG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d)、收缩末期前后径(LVDVs)、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及每搏输出量(SV)。结果82例AMI患者行PCI术后3个月时的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与放置支架前及放后1周内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PCI能迅速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冬眠、顿抑心肌复苏,防止左心重构和扩大,使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得到改善。
阿秀萍马世霞李秋芳薛朝阳贾武梅陆民何静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收缩功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治疗的老年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分析. 方法 选择接受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162例,按替罗非班使用时间分常规早期治疗组(82例)和延期选择性治疗组(80例),分别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PCI术前、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30 d复合心血管事件等观察指标的影响. 结果 PCI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共65例(40.1%),其中早期治疗组27例(32.9%),延期治疗组38例(47.5%),早期治疗组PCI术前TMPG分级0~1级发生率低于延期治疗组(x2=3.58,P<0.05);两组PCI术前TIMI 0~1级血流[22例(26.8%)和20例(25.0%)]、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80例(97.6%)和77例(96.3%)]及术前、术后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数分别为(34.2±11.8)帧和(34.9±12.7)帧、(23.1±4.6)帧和(22.6±3.8)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7、0.23、0.49;t值分别为0.13、0.57,均P>0.05);30 d复合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1、0.004,均P>0.05). 结论 替罗非班早期治疗老年高危ACS患者能改善PCI术前心肌微循环,提高组织水平灌注.
王晖宋梅薛朝阳杨志健朱铁兵王连生陆民张宁李伟曹克将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9例诊断为AMI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20例AMI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的患者(B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及3个月内复诊冠脉造影择期干预其他病变血管的手术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复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择期手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PCI治疗AMI有一定的安全性,还不能认为其近期MACE的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入路,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复诊及择期手术率。
宋梅马志刚马云海陆民张宁马艳萍
关键词:心肌梗死主要心血管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