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特异性三重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gyrase、tdh、trh基因的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已报道的这3种基因的引物加入一个PCR反应管中,对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找到最佳引物比例和扩增条件。通过特异性验证、灵敏度验证以及方法间对比进行方法确认,其PCR产物使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仅在91、269、485 bp处分别出现预期DNA扩增条带;纯培养条件下,扩增gyrase、tdh、trh的菌浓度检测限分别为6.6×101、6.6×102和6.6×101 CFU/mL;本底干扰物存在时,扩增gyrase、tdh、trh的菌浓度检测限分别为6.6×103、6.6×104和6.6×103 CFU/mL;模板DNA浓度检测限为1.36μg/L。检测进境海产品时,检测结果和FDA 2004标准结果一致,且更易辨认和判断。【结论】此检测方法的成功建立,为副溶血性弧菌及携带tdh和/或trh基因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便捷的分子技术手段。
- 陈丽萍刘忠民陈芸张继伦彭云霞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三重PCR
- 出口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和潜在致病菌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拟分析云南口岸出口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细菌进行种属分布和致病性探讨,揭示导致出口普洱茶大肠菌群超标的微生物污染因子和出口普洱茶肠道致病菌的污染风险,为普洱茶的出口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根据国标方法进行出口普洱茶样品的大肠菌群检测,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鉴定仪、生化鉴定仪和生化鉴定试剂条对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015~2016年间共检测76份出口普洱茶样品,大肠菌群超标率为15.8%。出口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主要污染微生物为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导致大肠菌群指标超标的主要微生物为阴沟肠杆菌。检测过程中共分离出8个种属的细菌,其中包括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说明出口普洱茶有潜在肠道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 陈芸杨玲春陈丽萍殷红朱红玉范焱王裔耿李云飞王文珍
- 关键词:出口普洱茶大肠菌群致病菌
- 云南出口新鲜松茸产地属性DNA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4
- 2014年
- 收集19个出口松茸主产地的97个样本,使用逆转录因子的DNA分子标签对样本基因组进行PCR扩增;为尽可能区分原产地,对某些产地的样本增加先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基因组DNA,再次使用逆转录分子标签的步骤。采用全自动DNA分析系统获得一系列DNA指纹图谱。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同一地理居群共有的DNA指纹图谱特征以及酶切前后的图谱差异。这些指纹图谱特征与松茸原产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陈丽萍杨玲春陈芸陈旭岳亮亮刘忠民傅士华郭永红
- 关键词:限制性内切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