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忠
- 作品数:28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中医药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江门市区2007~2009年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监测江门市区结核患者的药敏结果,了解市区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评价本市结核病的控制效果,为本市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市结控项目患者的痰培养阳性菌株,用绝对浓度法作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阿米卡星(A)、力克肺疾(D)等6种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测试490例,3年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9.9%、9.6%、9.4%,获得性耐药率24.0%、23.5%、22.2%,初始MDR-TB率1.5%、1.4%、1.1%,获得性MDR-TB率11.1%、8.8%、7.4%。结论:江门市区耐药结核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耐药状况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但耐药谱较为复杂,需采取更全面的干预措施遏制耐药结核病疫情。
- 陈健忠张小兰
- 关键词:结核耐药性
- 中职医药学校青年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 2019年
- 青年教师兼职班主任协助完成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中职医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青年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工作时间短、缺乏学生管理经验等是普遍存在的短板。青年教师应从思想观念、个人能力和自我调节等方面提高水平。
- 黄培健陈倍安陈健忠周敏瑜
- 关键词: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
- 病例教学在医学检验教学改革中的设计及其应用实践
- 2016年
- 在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医学的教育质量,正是在这种激励下,我国的当代医学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而医学检验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的医学院中,病例教学渐渐成为了医学栓验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法。病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枯燥的理论课堂带来了一丝的“清泉”。
- 陈健忠
- 关键词:病例教学教学改革
- 自制中药联合电刮除术治疗跖疣55例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电刮除术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2009年2月对107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5例,用中药联合电刮除术治疗;对照组52例,仅使用电刮除术治疗。疗程2个月,随访1年,对治愈率、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联合电刮除术治疗跖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陈健忠倪黔键翁孟武
- 关键词:跖疣中药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应用疗效观察及评估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每天早、晚2次清洁面部后给予强氧化离子水冷敷,观察组患者给予他克莫斯软膏取适量涂抹于面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陈健忠黄丽华
- 关键词: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
- 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价值评价
- 2018年
- 目的:观察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价值评价。方法:本研究为探讨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价值评价,回顾性本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的门诊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措施,并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门诊激素类药物管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药师参与干预,并对比2组的药物合理使用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结果:研究组的药物合理使用率为96.00%,治疗有效率为92.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参与门诊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价值显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还可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为门诊患者采取激素类药物治疗时予以药师参与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倪冲陈健忠施亚男
- 关键词:药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
- 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突变与对异烟肼耐药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结核分杖杆菌KatG基因突变与对异烟肼耐药程度的关系。方法对临床分离的6I株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株(其中高浓度耐药株49株.低浓度耐药株12株)和42株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敏感株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61株异烟肼耐药株中,检测到50株存在KatG S315T(AGC→ACC)基因突变、1株存在Ser315Arg(AGC→AGA)的突变,1株发生Val319Asp(GTC→GAC)突变,突变率为185.2%(52/61)。其中高浓度耐药株中有46株检出发生S315T突变,1株发生Val319Asp突变,突变率为95.9%(47/49);低浓度耐药株中有4株检出发生S315T突变,1株发生Sex315Arg(AGC→AGA)的突变,突变率为41.7%(5/12);42株异烟肼敏感株DNA序列分析均没有检测到KatG基因突变。结论KatG基因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的主要分子机制,异烟肼高浓度耐药株的KatG基因突变率远高于低浓度耐药株的基因突变率。
- 石胜朱振宇熊燕陈健忠
- 关键词:寡核苷酸序列分析突变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分枝杆菌异烟肼
- 江门市区2000年至2004年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通过分析江门市区2000年至2004年结核病人的药敏监测结果,初步了解初始和获得性耐药性水平,评价本市结核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至2004年本市结控项目登记病人的痰培养阳性菌株,用绝对浓度法作H、R、S、E四种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结果:共测试464例,5 a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15.7%、14.0%、13.7%、10.0%、7.3%,获得性耐药率为:25.0%、33.3%、37.5%、32.0%、25.0%,初始MDR-TB率为:3.9%、4.0%、4.1%、2.7%、1.8%,获得性MDR-TB率为:0.0%、11.1%、12.5%、16.0%、15.0%。结论:江门市区结核病人的耐药流行状况在省内和国内均处于监测结果低水平。
- 陈健忠张小红
- 关键词:结核病耐药
- 760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本地结核分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情况,为预防工作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作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阿米卡星(AN)、力克肺疾(DP)和丙硫异烟胺(TH1321/T)等7种药物的耐受性试验。结果:76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19.3%,初始耐药率为16.4%,获得性耐药率为42.4%;总耐多药率为3.8%,初始耐多药率为2.4%,获得性耐多药率为14.1%。初治组和复治组差异有显著性。初治患者的SM耐药率最高,复治患者的RFP耐药率最高。结论:本地的各项耐药指标在广东省内和国内处于较低水平。
- 陈健忠张小红黄凤贤黄燊德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
- 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比较2组带状疱疹临床效果;皮损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细胞免疫指标、QOL生活质量水平;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带状疱疹临床总有效率为95. 56%,高于对照组的68. 89%(P <0. 01);干预后,2组疼痛程度评分、细胞免疫指标、QOL生活质量水平较干预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 01或P <0. 05);观察组皮损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带状疱疹治疗中采用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缩短疗程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陈健忠倪黔键
- 关键词:带状疱疹伐昔洛韦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