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清扫
  • 2篇改良根治术
  • 1篇阳性
  • 1篇阳性乳腺癌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腋窝淋巴结清...
  • 1篇腋下
  • 1篇腋下淋巴结
  • 1篇疑似
  • 1篇乳癌
  • 1篇乳癌根治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肿

机构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陈刚
  • 2篇肖劲松
  • 2篇潘成武
  • 2篇李辉
  • 1篇岳喜成
  • 1篇姚廷敬
  • 1篇周锐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evelⅢ组淋巴结清扫在腋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LevelⅢ组淋巴结清扫在腋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通过体检或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腋下淋巴结阳性59例,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结合Ⅲ组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Ⅲ组淋巴结清扫患者42例,其中41例腋下淋巴结阳性,伴有Ⅲ组淋巴结阳性者13例,3年远处转移率为9.5%,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4%;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17例,3年远处转移率为35.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23.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淋巴结清扫患者总生存率为92.9%,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为88.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发现腋下淋巴结阳性者,行Ⅲ组淋巴结清扫可提高腋窝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并对术后的合理治疗和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潘成武肖劲松陈刚李辉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LEVEL
乳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Ⅱ和Ⅲa期乳腺癌患者47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3例,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淋巴结,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24例,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淋巴结,切除肋间臂神经。观察随访2组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22例中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19例(86.4%),感觉障碍3例(13.6%);对照组感觉障碍21例(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9.30,P<0.01)。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防止患侧腋窝及上肢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潘成武陈刚李辉肖劲松
关键词:乳腺肿瘤肋间臂神经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前超声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侧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侧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66例术前超声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对侧甲状腺结节是否为恶性分为对侧恶性结节组与对侧良性结节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对侧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 266例术前超声疑似乳头状癌患者中129例合并对侧甲状腺乳头状癌,137例患者对侧未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45岁及以上患者合并对侧恶性结节比例较高(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浸润程度、是否存在病灶钙化或病灶血管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有肿瘤大小<1 cm(OR=3.561)、肿瘤位置为上极(OR=2.204)、浸润累及包膜(OR=2.161)、病灶钙化及血管化(OR=4.521/7.61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OR=1.932)。结论肿瘤<1 cm、肿瘤位于上极、浸润累及包膜、病灶钙化及血管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合并对侧腺体结节恶性率更高。
岳喜成周锐陈刚李煊赫姚廷敬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