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安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科学技术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胸腔
  • 6篇胸腔镜
  • 5篇心脏
  • 5篇心脏病
  • 5篇食管
  • 5篇缺血
  • 5篇缺血性心脏病
  • 5篇细胞生长
  • 5篇细胞生长因子
  • 5篇慢性
  • 5篇慢性缺血
  • 5篇肝细胞
  • 5篇肝细胞生长因...
  • 4篇心肌
  • 4篇血性
  • 3篇单孔
  • 3篇单孔胸腔镜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胸部

机构

  • 14篇遵义医学院附...
  • 10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陈安平
  • 10篇曾志勇
  • 7篇蔡庆勇
  • 7篇徐刚
  • 6篇叶仕新
  • 6篇黄盛东
  • 5篇杨胜生
  • 4篇任光阳
  • 4篇汤阳
  • 3篇杨鲸蓉
  • 3篇宋永祥
  • 3篇梁贵友
  • 3篇袁杨
  • 2篇王培
  • 2篇王玉玉
  • 2篇李刚
  • 2篇任彦
  • 2篇徐驰
  • 2篇犹春跃
  • 2篇代垠

传媒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7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0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干扰RNA沉默EZH2基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EZH2基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2条针对EZH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人食管鳞癌Eca109细胞中,转染2个无关siRNA作为对照。通过监测细胞增长、成克隆实验、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周期、侵袭实验等,评价抑制EZH2基因表达对Eca109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细胞转染后,实验组细胞倍增时间为(26.7±0.9)h,较对照组(22.6±0.8)h明显延长(P〈0.01);细胞成克隆实验、细胞凋亡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9.1±2.3)%比(65.1±3.0)%,P〈0.01]、[(9.51±0.19)%比(1.11±0.08)%,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细胞周期中实验组和对照组s期细胞为[(32.1±0.7)%比(31.9±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侵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4)%比(51.8±0.7)%,P〈0.01]。结论RNA干扰抑制EZH2基因表达能显著降低Eca10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EZH2基因有望成为食管鳞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叶仕新曾志勇杨胜生黄盛东陈安平
关键词:食管鳞癌EZH2RNA干扰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补体C3、C4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补体C3、C4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65例脑外伤患者受伤第1天、3天、7天、14天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补体C3、C4的含量,根据入院时GCS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再按G...
陈安平任光阳王玉玉李毅王培犹春跃李刚肖顺武谢明祥代垠张学军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C3C4补体GCSGOS
文献传递
直接心外膜下MSCs~/(Ad.HGF/)联合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最常见病种之一,尽管早期多数患者通过药物、介入以及手术方式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局部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大量不可逆性坏死,且不能有效的自我修复。为了弥补受...
陈安平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文献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慢性缺血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我们采用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重组腺病毒(AdHGF)干预猪慢性缺血性心肌模型,研究HGF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功能的重要机制,探讨其抑制缺血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凋亡的作用。
陈安平曾志勇杨胜生袁杨黄盛东叶仕新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基因重组腺病毒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集香猪髂骨骨髓,用密度梯度法和贴壁分离法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MSCs,通过细胞表面标记(CD34、CD44、CD71、Ⅷ因子和desmin)成份鉴定;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GF)+MSCs共培养并检验HGF对MSCs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经左胸冠状动脉回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香猪模型,将40只小型香猪采用随机对照分为5组(n=8),于缺血心肌处分别注射5×106/ml MSCs+4×109pfu 200μl AdHGF(MSCs+AdHGF组)、4×109pfu 200μl AdHGF(AdHGF组)、5×106/ml MSCs 200μl(MSCs组),4×109pfu 200μl AdNull(AdNull组)和生理盐水1 ml(对照组)。治疗4周后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心肌灌注检查及心肌凋亡细胞等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记CD44、CD71阳性,CD34、Ⅷ因子、desmin阴性;增殖细胞抗原(PCNA)蛋白表达显示HGF具有较强刺激MSCs增殖分化作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经治疗后MSCs+AdHGF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测缺血区新生血管数MSCs+AdHGF组较AdHGF组、MSCs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显示MSCs+AdHGF组左室心肌增厚、灌注明显改善,运动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HE染色血管密度,MSCs+AdHGF组明显高于AdHGF组和MSCs组[(39.4±1.2)个/HPF vs.(36.5±1.4)个/HPF、(34.5±1.7)个/HPF,P<0.05];心肌TUNEL染色法检测,MSCs+AdHGF组、AdHG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MSCs组(P<0.05)。结论 MSCs+AdHGF联合具有促进慢性缺血心肌新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等作用;MSCs+AdHGF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作用较单纯HGF或MSCs移植更明显。
陈安平曾志勇杨胜生谢永伟杨鲸蓉袁扬黄盛东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细胞移植
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抑制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磷酸钙/DNA-TPC方法构建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GF)。经18只小型猪的左胸冠状动脉回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猪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即盐水组、AdHGF组和缺陷型空病毒Ad5(AdNull)组,每组6只(n=6)。于缺血心肌处,分别注射4×109pfu 200μl AdHGF、4×109pfu 200μl AdNull及200μl盐水。4周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的心脏功能,并行病理学心肌纤维化、心肌凋亡检测。结果:心脏彩超检测显示,AdHGF组室壁增厚,运动增加,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等明显改善(P<0.05)。AdHGF组心肌组织切片缺血坏死区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低于AdNull组(P<0.05)。AdHGF组心肌中Ⅲ型胶原蛋白的量明显低于AdNull组(P<0.05)。AdHGF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GF具有抑制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可抑制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
陈安平曾志勇徐驰杨鲸蓉叶仕新袁杨黄盛东
关键词: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肝细胞生长因子纤维化细胞凋亡小型猪
一种方便抽血的肩部自动充气袖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抽血的肩部自动充气袖带,包括气囊充气管道、袖带缠绕环、袖带和充气气泵,所述袖带的前表面一端设置有魔术贴A面,且袖带的前表面远离魔术贴A面的一端设置有缠绕环固定带,所述袖带缠绕环安装在缠绕环固定带的...
周浩任彦陈安平
文献传递
右侧胸腔肝异位一例
2012年
患者男,37岁。主因10年前体检发现右侧胸腔占位,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因个人原因未给予治疗,再次体检胸部X线示:纵隔占位较前有所增大;胸部增强CT示:右中肺近心缘见一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缘尚清;纵隔窗位示右侧纵隔类圆形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小约7.2 cm×7.8 cm×4.8 cm,胸部平扫CT值约65 Hu.
陈安平曾志勇谢永伟杨鲸蓉
关键词:右侧胸腔纵隔占位胸部增强CT胸部X线高密度影
多槽硅胶引流导管在微创胸外科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槽硅胶引流导管在微创胸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评价术后应用该引流系统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根据术后应用引流管不同,将其分为负压组(应用多槽硅胶引流导管+自带负压硅胶球囊)和对照组(传统胸管+水封瓶),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胸穿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与第3天疼痛程度(NRS数字分级法)及术后胸腔出现活动性出血引流效果。结果两组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升高、拔管时间缩短、胸穿次数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及疼痛评分降低,负压组优于对照组(P<0.05)。负压组2例48 h时、对照组2例24 h时因活动性出血而再次手术止血。结论多槽硅胶引流导管临床应用有一定优势,但因引流槽较细、有活动性出血时易堵塞而形成凝固性血胸,故需把握不同引流装置的指征。
梁宝磊蔡庆勇梁贵友魏豪石珂邵长海徐刚汤阳陈安平
关键词:微创胸外科手术
非同时性三原发癌一例
2012年
患者男,56岁,2007年因出现刺激性咳嗽2个月,伴活动后气喘、呼吸困难入我院,无咳痰、咯血,入院行CT示:左下肺占位,考虑肿瘤;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全身骨关节显影未见异常.2007年12月13日在全麻下行左下肺叶切除术,于紧靠支气管断端见一中央型肿物,约3.5 cm×3 cm×3 cm,切面灰白色,质地中等,累及支气管;术后病理(图1)示:肺低分化癌(以腺癌为主,合并透明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癌),伴大片坏死,累及软骨,支气管残端阴性,肺门淋巴结见癌转移;肿瘤分期:T2N1M0.术后10 d出院.术后予标准方案(顺铂50 mg+多西他赛60 mg)化疗2个疗程.
连铎煌曾志勇林金祥陈安平
关键词:原发癌食管术后病理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