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纲
- 作品数:59 被引量:3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附8585例分析被引量:108
- 2002年
-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现状。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全国胆石病临床调查表 ,对广西地区 19年期间 (1981.1~ 1999.12 )经手术治疗的 85 85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登记调查 ,资料经计算机整理后用PEM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石病中肝内胆管结石的构成比有上升趋势 ,在农民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在胆石症中的构成比由 1981~ 1985年间的 2 3 4%上升到 1991~ 1999年间的 5 5 8% ,而性别的构成比差别不大。肝内胆管结石发病高峰年龄为 31~ 40岁 ,病死率在胆石病中最高。结论肝内胆管结石仍然是非常多见的疾病 ,在农民中发病率甚至有显著上升 。
- 陈希纲刘家奇彭民浩王文光杨定华胡德宏刘达云邓建宁
- 关键词:胆结石流行病学
- 肝移植术后胆泥形成的原因及诊治(附3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泥形成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 3例肝移植术后胆泥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供肝切取采用原位灌注多器官联合切取法 ,灌洗液为 U W液。热缺血时间为 0 ,冷缺血时间 <1 1 h,供肝植入时存在反复阻断肝动脉、门静脉重新吻合的情况 ,病程中均有排斥反应经历。 3例患者临床上均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表现 ,经 T管造影获确诊 ,经 T管窦道取胆泥及多次内镜 oddi括约肌切开取出多量胆泥 ,1例因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另 2例存活至今已分别 1 4、2 0个月。结论 :肝移植术后胆泥形成的原因可能有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胆管血供不足、胆道冲洗不充分、排斥反应、胆汁动力学的改变及胆管内异物等 ;诊断首先应排除排斥反应及血供障碍 ,通过 T管造影、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
- 肖开银彭民浩黎乐群卢榜裕杨定华陈希纲郭雅彭涛陈滨覃忠
- 关键词:肝移植胆泥胆道并发症
- PTC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附47例分析)
- 1993年
- 本文通过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22例、胰头癌14例,壶腹部癌8例和转移性胆管癌3例的PTCx线表现的观察,并与40例胆石症的PTCX线表现作对照分析,结合原发病的病理生理,认为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时,PTCX线片上有三方面表现:梗阻端或狭窄段形态发生改变,梗阻近端胆管或狭窄段出现移位;肝内胆管呈竹节样扩张。其中梗阻近端胆管或狭窄段呈左上移位,肝内胆管呈竹节样扩张是特征性X线表现。
- 陈希纲彭民浩卢全书陈翰高裴云
- 关键词:PTC肝外胆管黄疸梗阻性
- 肝脏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报告并复习文献)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DSRC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1例原发于肝脏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及近期随访 ,并结合复习文献。结果 本例病理获正确诊断 ,肿瘤原发部位及所浸润器官联合切除并辅以化疗 ,随访 1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充分认识和掌握 DSRCT的特点是临床诊断的关键 ;彻底切除肿瘤并辅以化疗可获良好效果。
- 陈希纲彭民浩罗人滋韦敏怡肖开银黄仲海
- 关键词:小圆细胞肿瘤肝肿瘤DSRCT
-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8例临床报告)
- 1991年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gnant Fi-bours Histiocytoma,MFH)曾称为恶性纤维黄色瘤(MFX),1961年由Kauffman等首报1例。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大组病例报道。现就我院自1983年元月至1980年8月间收治8例经病理证实的软组织MFH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19~59岁,其中4例35岁以下。肿瘤位于大腿外侧深部肌肉内6例,眶下疏松组织1例,髂部转移到腹膜后1例。
- 陈希纲刘家奇何如昆罗丹
- 关键词:软组织
- 改善胆道血液循环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
- 2007年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已成为影响肝移植受体和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介于10%~40%,病死率为19%,需要再移植率为12%。我院根据肝移植术中供肝血运特点,通过术中及术后采取改善胆道血液循环的策略,使受体早期胆道并发症下降至5%,现报道如下。
- 彭民浩杨定华陈滨陈希纲肖开银
- 关键词:术后胆道并发症肝移植受体血液循环缺血性损伤术后早期移植物存活
- 一种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引流术式的探讨(附17例报告)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治疗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引流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经胆囊内、胆囊床切开肝右前叶下段胆管,然后放置长臂“T”管,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晚期肝外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17例,并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结果 全组17例无手术死亡,无胆汁漏。近期效果良好。平均存活7.8个月,其中16例在出院前黄疸完全消退。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易而有效,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 陈希纲王文光彭民浩刘家奇
- 关键词:恶性阻塞性黄疸胆汁郁积引流术
- 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0例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采用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的策略。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5/60),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管胆道造影导致胆道感染,胆泥形成;1例胆道吻合口渗漏。结论:肝移植术中、术后扩张血管、改善胆管微循环是预防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彭民浩杨定华陈滨陈希纲肖开银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
- 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0年
- 刘家奇陈希纲
- 关键词:胆道结石外科手术
- 肝外胆管癌(附16例分析)
- 1990年
- 肝外胆管癌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仅占胆道手术的0.73%,尸检中发生率为0.26%~0.54%。肝外胆管癌在诊断和治疗上至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 刘家奇陈希纲严济邦
- 关键词:胆管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