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静 作品数:166 被引量:433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江西地区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试验 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江西省南城县2口试验池塘开展了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试验。通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特别是碱度调节、水质调控、增氧机的控制等方面综合管理,达到了高产高效养殖效果。其中1#塘单位面积加州鲈产量达到2098 kg/667 m^(2),2#池塘也达到了1619 kg/667 m^(2)。试验结果表明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可行。 万国湲 徐先栋 邓勇辉 陈文静 张燕萍 丁立云 李涵 罗卫华 廖怀生关键词:加州鲈 高产高效 池塘养殖 鄱阳湖水系草鱼野生及增殖放流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选取13个微卫星标记组合,建立了2个四重PCR体系和1个五重PCR体系,对鄱阳湖水系草鱼野生与增殖放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多重PCR体系中13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94个,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0~21个,平均等位基因14.92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6835;野生群体与增殖放流群体草鱼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以)为0.7172~0.9339之间;13个微卫星位点的PIC〉0.5,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平均PIC为0.8266。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及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著,野生群体与增殖放流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而且大部分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基于亲缘关系构建的UPGMA聚类树表明,亲缘关系最近的赣江与瑞昌两野生群体最先聚到一起,为一类,然后两增殖群体聚为一类。综上所述,鄱阳湖水系野生草鱼及增殖放流草鱼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增殖放流群体,但野生群体与增殖放流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 张燕萍 陈文静 汪登强 段辛斌 徐先栋 王昌来关键词:微卫星 草鱼 增殖放流 不同加工工艺饲料对彭泽鲫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和消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膨化、颗粒等不同加工工艺的饲料对彭泽鲫长性能、抗氧化、免疫、消化能力的影响,使用同一配方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的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按每日4次投喂初重为(38.71±0.17)g的彭泽鲫56 d,试验分为膨化组、交替组、颗粒组。膨化组全程投喂膨化饲料,交替组第1、3、5、7周投喂膨化饲料,第2、4、6、8周投喂颗粒饲料,颗粒组全程投喂颗粒饲料。结果显示:膨化组增重率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增加9.01%和32.34%(P<0.05),交替组增重率较颗粒组增加21.4%(P<0.05)。膨化组特定生长率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增长6.86%和23.86%(P<0.05),交替组特定生长率较颗粒组增加15.91%(P<0.05)。膨化组饲料系数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降低9.93%和17.58%(P<0.05),交替组饲料系数较颗粒组降低8.48%(P<0.05)。膨化组、交替组的水分较颗粒组分别降低了4.38%和4.06%(P<0.05)。膨化组、交替组的粗蛋白质较颗粒组提高8.49%和9.54%(P<0.05)。膨化组、交替组的粗脂肪较颗粒组分别提高11.51%和14.04%(P<0.05)。膨化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提升10.40%和30.77%(P<0.05),交替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颗粒组提升18.45%(P<0.05)。膨化组溶菌酶活性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提升31.30%和84.15%(P<0.05),交替组溶菌酶活性较颗粒组增加40.26%(P<0.05)。膨化组、交替组肝脏胰蛋白酶活性较颗粒组分别降低67.34%和58.81%(P<0.05),肝脏淀粉酶活性较颗粒组分别降低48.45%和47.26%(P<0.05)。膨化组肠道淀粉酶活性较颗粒组降低28.61%(P<0.05)。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膨化饲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彭泽鲫生长性能和鱼体品质,膨化饲料对彭泽鲫抗氧化、免疫、消化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单独投喂膨化饲料或使用膨化饲料、颗粒饲料交替投喂彭泽鲫经济效益更佳。 姚远 肖俊 巫伟华 陈文静 龚海波 张平平 丁立云关键词:彭泽鲫 膨化饲料 颗粒饲料 生理生化指标 饲料脂肪水平对彭泽鲫免疫、抗氧化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试验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彭泽鲫免疫、抗氧化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31.58±0.19)g的彭泽鲫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将18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以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8%、11%(实测值为4.7%、7.9%、11.1%)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总抗氧化酶(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强,11%饲料脂肪组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彭泽鲫肠道脂肪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11%饲料脂肪组活性达到峰值。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淀粉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5%饲料脂肪水平组其活性显著高于11%饲料脂肪水平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可提高彭泽鲫的消化酶活性,增强抗氧化能力,并有助于改善彭泽鲫的健康状况。 付辉云 万国湲 傅义龙 饶毅 张桂芳 陈文静 丁立云关键词:彭泽鲫 免疫 抗氧化 消化酶 太泊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太泊湖布点,隔月进行1次采样,监测分析该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和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在该湖中共鉴定浮游植物79种,隶属于7门,主要为绿藻、蓝藻、硅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夏、秋、冬季较高,且逐渐增大,春季最低,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其优势种集中在绿藻门,藻类污染指数值为3的小球藻一直是优势种,9月优势种种类最多,绿藻商为12;湖水富趋于重富营养化状态。对高丰度藻类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蓝藻门和绿藻门呈显著正相关,蓝藻门和绿藻门的细胞丰度与总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钙呈显著负相关,黄藻门的细胞丰度与镁呈显著负相关;各藻类细胞丰度和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不同藻类受不同环境因子影响。 陶志英 陈文静 余智杰 张燕萍 王昌来 朱桂根 李左宏 李艳芳关键词: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CCA分析 一种对彭泽鲫受精卵具有保护作用的人工受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彭泽鲫人工授精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对彭泽鲫受精卵具有保护作用的人工受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壳体,壳体顶端固定有上盖,上盖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输精管,壳体侧壁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侧壁固定有输卵斗,输卵斗底端... 丁立云 万国湲 陈文静 徐金根 肖俊 张桂芳文献传递 益生菌对彭泽鲫生长性能、生化指标以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试验旨在探究益生菌对彭泽鲫生长性能、生化指标以及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体重(10.81±0.47)g、健康的彭泽鲫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鱼饲喂基础饵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5%枯草芽孢杆菌、0.5%地衣芽孢杆菌、0.5%低聚木糖和0.5%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低聚木糖=1∶1∶1)。预试期2周,正式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地衣芽孢杆菌组、低聚木糖组和复合益生菌组彭泽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地衣芽孢杆菌组、低聚木糖组和复合益生菌组彭泽鲫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第15 d,各益生菌添加组水体中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低聚木糖组和复合益生菌组水体中总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添加组总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养殖期间各益生菌添加组化学需氧量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表明,在饵料中添加适宜的益生菌可以提高彭泽鲫的生长性能,增强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有利于养殖水体的水质调节。 肖俊 张桂芳 丁立云 姚远 张爱芳 饶毅 傅义龙 陈文静关键词:彭泽鲫 益生菌 抗氧化能力 消化酶活性 水质调节 月鳢的繁殖技术与养殖试验研究 徐金星 陈文静 万新民 涂德斌 金佯道 该项成果研究了我国名贵鱼种月鳢的生物学特征、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及饲料等技术,解决了亲鱼成熟度选配(性比1∶1),催产激素的选择、剂量、使用方法与孵化技术,并掌握了苗种分阶段培育及成鱼养殖的生态条件和技术,取得了月鳢...关键词:关键词:月鳢 繁殖 养殖试验 小体积网箱养鳜鱼技术 2005年 陈文静 殷红梅关键词:小体积网箱 鳜鱼 饵料鱼 大网箱 鳙鱼 南美鲱鱼 Comparative Study on Autumn Propagation Performances of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and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in Poyang Lake 2015年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utumn propagation per- formances of Paramisgumus dabryanus and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The count- able and measurable properties, fatness, mature coefficient, relative fecundity, as well as the fertilized and the hatching rat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tness of the two species (P〉0.05) and between the fatness of male and female Paramisgumus dabryanus (P〉0.05), whi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isgurnus anguillicauda- tus (0.01〈P〈0.05); the mature coefficients of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and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were of 6.56% and 11.36%,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fecundities of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and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were of 115.70 eggs/g and 147.69 eggs/g, respectively; the fertilized rates of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and Mis- gurnus anguillicaudatus were of 90.62% and 97.52%, respectively; and the hatching rates of Paramisgumus dabryanus and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were of 92.45% and 97.16%,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Misgumus anguillicaudatus was bet- ter than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in breeding performance in autumn. 付辉云 王海华 张燕萍 吴斌 陈文静 张斌华 李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