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艳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教学
  • 10篇护理
  • 5篇护生
  • 5篇PBL教学
  • 4篇教育
  • 3篇学法
  • 3篇社区护理
  • 3篇情商
  • 3篇课程
  • 3篇教学法
  • 3篇教学改革
  • 3篇高职
  • 2篇助产
  • 2篇护理学
  • 2篇《社区护理》
  • 2篇PBL
  • 2篇PBL教学法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辅助
  • 1篇多媒体辅助教...

机构

  • 17篇武汉铁路职业...

作者

  • 17篇张艳艳
  • 4篇胡民勤
  • 4篇杨玉梅
  • 3篇燕雪琴
  • 3篇邱惠芳
  • 2篇满志红
  • 2篇吴芳
  • 1篇张明娥
  • 1篇燕雪芹
  • 1篇邱会芳

传媒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新课程研究(...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职教论坛
  • 1篇新闻战线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武汉船舶职业...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家庭护士(下...
  • 1篇家庭护士(专...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高职外科护理课程内容的开发
2012年
高职外科护理课程微观内容的编排,应按外科护士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少讲疾病概要,多讲护理,尤其护理措施是重点。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整合。
吴芳张艳艳
关键词:外科护理课程高职教育
基于中高职有效对接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中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以实现中高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宗旨,就现行中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衔接进行了分析探讨。
张明娥张艳艳
关键词:中职高职护理专业
不同层次护生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与对策被引量:7
2009年
杨玉梅邱会芳胡民勤张艳艳燕雪芹
关键词:高职护生
PBL教学中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方法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燕雪琴杨玉梅邱惠芳胡民勤张艳艳
关键词:PBL教学护生信息处理
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18年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助产专门人才,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效果良好。因此,总结出"34634"助产专业化才培养模式,即:状态三融合、课程四模块、教学六手段、课堂三形态、技能四训练。
张艳艳
关键词:助产护理高职教学改革
基于能力本位的《社区护理》课程教学探究被引量:5
2011年
对职业需求导向下的社区护理课程目标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该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观指导下对《社区护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实践,实施模块教学,开发校院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实践,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开发,取得良好效果。
张艳艳吴芳
关键词:课程开发社区护理教学改革
《社区护理》教学中通用能力深度挖掘探析被引量:2
2011年
职业技能包含职业技术胜任能力与通用能力,通过对社区护士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对其通用能力的要求,进而分析传统教学对通用能力培养的缺失,在高职教育观指导下对《社区护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旨在探索突出通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张艳艳
关键词:社区护理教学实践
护理教学中实施情商教育初探被引量:2
2007年
1 情商的概念 情商(EQ)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与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摸与驾驭,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时的承受能力^[1]。情商可分为5种情绪能力:自知、移情、自律、自强和社交技巧。
张艳艳
关键词:情商教育护理教学社交技巧情绪
多种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从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入手,提出了多种教学法并用可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张艳艳满志红
关键词:教学方法妇产科病案教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究被引量:3
2015年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多新媒体,以智能手机为代表,新媒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此进行教育对策的探讨。
张艳艳
关键词:媒体文化新媒体技术自媒体新媒体传播新媒体环境个人媒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