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华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微球
  • 2篇光响应
  • 1篇电极
  • 1篇电子转移
  • 1篇多孔
  • 1篇多孔材料
  • 1篇异构化
  • 1篇中空微球
  • 1篇三嗪
  • 1篇上转换发光
  • 1篇上转换发光材...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偶氮
  • 1篇偶氮苯
  • 1篇微米
  • 1篇微米级
  • 1篇稀土
  • 1篇酶电极
  • 1篇聚丙烯

机构

  • 6篇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李振华
  • 4篇王小涛
  • 1篇杜飞鹏
  • 1篇尹应乐
  • 1篇陈绪煌
  • 1篇龚兴厚
  • 1篇黄雷
  • 1篇谢卫红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国化学会2...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米级PVDAT@PS微球的制备及生物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该研究首次利用功能单体2-乙烯基-4,6-二氨基-1,3,5-三嗪(VDAT)在水相中合成具有生物应用前景的微米级核壳微球。首先,我们利用分散聚合制备出了微米级,单分散,且表面带有足够负电荷的聚苯乙烯微球(PS)模板。再利用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法在阳离子引发剂的作用下,于水相中将微溶于热水的单体VDAT引发聚合。通过静电作用将带正电荷的VDAT聚合物(PVDAT)包覆于带负电荷的PS微球表面,成功合成PVDAT@PS功能微球。最后利用该功能微球对不同双链DNA的吸附,初步研究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王小涛胡亚薇李振华黄雷叶晓铁刘最芳谢卫红
关键词:分散聚合
基于控制释放的光响应性聚合物微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对现阶段倍受关注的光响应性高分子微纳米粒子在控制释放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具有光响应性的微球、多孔材料以及基于光响应性的多重响应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光响应性凝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胡亚薇王小涛李振华龚兴厚叶晓铁杜飞鹏刘最芳
关键词:光响应微球多孔材料
聚丙烯酸中空微球的合成及其双重智能控制释放
王小涛杨应奎李振华刘最芳
关键词:中空微球光响应PH响应
功能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功能单体2-乙烯基-4,6-二氨基-1,3,5-三嗪(VDAT)具有多个潜在的氢键结合点,聚合后能稳定存在水相中,从而能在水相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有效的氢键作用。已有研究者将该功能单体设计成聚合成薄膜、凝胶等,用来研究其性能...
胡亚薇李振华王小涛刘最芳
关键词:SEMI-CONTINUOUSSOAP-FREE
文献传递
酶电极电子转移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酶的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直接影响酶电极的性能和特征。自1962年第一个酶电极报道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实现酶与电极间电子转移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使生物传感器由第一代依靠氧与葡萄糖氧化酶中的活性中心反应测量氧的消耗为原理,发展到第三代实现酶的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即所谓的"无试剂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然而,探究酶电极内在电子转移机理以及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应用要求并适合大规模量产、价格合适的酶电极仍然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主要的电子转移方式以及相应的优缺点,以及笔者团队开发的使用氧化还原聚合物实现电子转移的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李振华陈绪煌尹应乐刘最芳
关键词: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电子转移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聚偶氮苯复合中空微球的合成及其性质
近年来,人们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上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在传统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由于光刺激具有方便易得、可远程控制、灵活多变等优势,光响应性材料也成为了研究热点。然而大多数光响应性材料,例如...
李振华
关键词:NAYF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