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健
-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野外地质探测取样装置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野外地质探测取样装置,这种野外地质探测取样装置包括电机、钻头、防护挡板、手柄杆,防护挡板两端对称固定设置导向杆,其中一个导向杆上设置刻度值,两导向杆之间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连接杆分别与两导向杆上的滑套连接...
- 谢奋全孙永河石颖刘玉敏付健吴吉忠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岩心声速测量中的夹具
- 一种用于岩心声速测量中的夹具。主要为了解决进行岩心声速测量实验时岩心与超声波传感器耦合不好以及耦合后岩心的实际长度不能被快速精确的测量出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两端分别固定有二个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固定有圆柱形挡块,...
- 唐晓敏宋延杰陈海峰付健王鹤邓鑫
- 雷64区块砂砾岩储层岩性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在取心、岩石物理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对雷64区的岩性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砂质细砾岩和不等粒砂岩两大类.利用直方图法优选出识别这两大类岩性的敏感测井曲线,并且依据优选出来的敏感测井曲线,建立了用于识别砂质细砾岩和不等粒砂岩的测井响应交会图法、决策树模型、系统聚类模型.通过对上述三种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发现决策树模型的精度要高于测井响应交会图法和系统聚类模型.同时利用所建立的两种决策树模型对雷71井进行岩性识别,将识别结果与实际取心对比,发现综合判断准确率均大于85%.结果表明,给出的决策树模型可很好地用于该地区砂砾岩储层的岩性识别.
- 宋延杰王团付健邓鑫
- 关键词:岩性识别系统聚类
- 考虑润湿性的连通导电模型在稠油储层饱和度评价中应用
- 2015年
- 基于储层特征,考虑了润湿性对岩石电性的影响以及泥质附加导电、束缚水导电、可动水导电对储层导电规律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大庆长垣南部浅层稠油油层的基于润湿性的连通导电模型.给出了模型中润湿性指示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利用建立的模型处理了大庆长垣的地区的A井、C井,考虑润湿性的连通导电模型的处理结果与密闭取心井含水饱和度和试油结果一致.给出的基于润湿性的连通导电模型适用于该区稠油油层的测井解释.
- 唐晓敏宋延杰姜艳娇付健刘玥
- 关键词:润湿性稠油储层测井解释
- 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冷家——雷家地区中-深层超压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冷家—雷家地区中-深层超压发育形成机制及油气运移和成藏对该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的意义,基于实测地层压力和温度数据、测井数据及构造分析,对冷家—雷家地区中-深层超压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超压在成藏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1)冷家—雷家地区发育超压型、常压型和低压型3类地层温度-压力系统,其超压段主要集中在洼陷带的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和沙河街组四段(沙四段),深度约为2 500~4 000 m;(2)超压形成机制以欠压实作用为主,伴有生烃增压、成岩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贡献;(3)冷家—雷家地区主要存在超压带内部的油气自生自储型运聚和油气从超压带向常压/低压带的跨压力系统运聚2种运聚模式,前者主要发生在洼陷带内的沙三段和沙四段超压带内部,后者则为断裂活动期陈家洼陷沙四段烃源岩中的油气在超压驱动下向雷家和高升构造带充注,及冷家地区沙三段下亚段-沙三段中亚段超压带中的油气通过砂体和断裂输导向东部陡坡带和兴隆台潜山运聚。
- 陈昌陈昌邱楠生高荣锦周晓龙杨琳琳付健
- 关键词:超压成藏模式
- 一种利用有效介质理论评价泥岩总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利用有效介质理论评价泥岩总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它包括:一、建立评价泥岩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模型;二、确定所述计算模型中的泥质含量、孔隙度和不导电骨架颗粒体积分数;三、根据岩心和测井数据资料,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泥...
- 付健李美俊刘雨晨陈聪刘正
- 文献传递
-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中深层超压体系成因机制研究
- 2024年
-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中深层发育明显超压,明确其超压的分布和形成机制对该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地层压力、测井曲线组合、超压成因判识图版及盆地模拟等方法,针对西部凹陷中深层超压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超压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凹陷整体发育超压型、常压型、低压型3类温压系统,超压主要发育在2500~4000 m的中深层,超压成因以欠压实作用为主。在中段冷家—雷家地区沙三段地层超压除欠压实作用贡献外,局部伴有生烃增压、成岩作用和构造挤压的混合贡献,北段因遭受过强烈的抬升剥蚀作用,表现为异常低压为主。采用盆地模拟手段对超压成因贡献量进行评价,其压力演化存在3期:第1期以构造沉降作用导致的欠压实作用为主;第2期由于地层抬升泄压,欠压实和流体膨胀作用经历短暂停止;第3期烃源岩到达生烃高峰,生烃增压作用逐渐增强且流体膨胀增压可达5 MPa。
- 杨琳琳付健陈昌孙永河高荣锦周晓龙柳成志王琦
- 关键词:西部凹陷
- 基于地化热解录井和电阻率测井技术的江苏G油田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和评价方法被引量:1
- 2016年
- 江苏G油田某断块储层采用注淡水方式驱油,采用电阻率测井技术划分水淹层比较困难,而地化热解录井技术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影响,可以区分油层/弱水淹层与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在模拟断块储层条件下,选用孔隙度相近的7块岩样作为一组,采用稳态法油水同驱制作不同产水率样品,测量样品地化热解参数和电阻率;选取岩样含油气总量(P_g)、原油轻重组分指数(PS)作为断块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选取RFOC-RILD和RILD作为断块测井水淹敏感性参数,采用地化热解图版将油层/弱水淹层、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区分开,再利用电阻率图版将油层和弱水淹层区分开,建立录测结合水淹层评价图版,图版精度为83%,明显高于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和测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结果表明:随着产水率(F_w)升高,P_g、液态烃含量(S1)和热解烃含量(S2)降低,且P_g降低更明显;当注入水矿化度与原始水矿化度比为0.5时,0≤F_w≤10%样品的电阻率明显高于其他产水率范围样品的电阻率。随着水淹程度的增强,井壁取心样品PS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地化热解录井与电阻率测井技术结合的水淹层评价方法可更好地实现G油田4级水淹级别的精细划分与解释。
- 宋延杰曹雅楠柯涛赵毅唐晓敏付健
-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中-新生代岩石圈厚度演化被引量:1
- 2023年
- 岩石圈厚度演化为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和重要信息。本文通过恢复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典型单井的热历史,利用实测的热物性参数和前人所确定的地壳分层结构,基于地热学相关理论计算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地质时期的“热”岩石圈厚度。研究表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热流演化有两个阶段:1)晚白垩世逐渐升温阶段,此期间热流逐渐增加,最终在白垩纪末期达到最大热流值;2)新生代以来的热流衰退阶段,此阶段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大地热流在此期间逐渐减少,现今热流平均为78.2 mW/m^(2)。松辽盆地岩石圈厚度在早白垩世为42 km左右,白垩世末期降低至36 km左右,现今岩石圈厚度增加至55 km。这主要是由于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整体处于东西拉张的环境中,地壳和岩石圈伸展减薄,导致白垩纪末期岩石圈减薄,此后盆地整体处于拗陷构造发育期,岩石圈再次增厚至现今的55 km。本文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演化的过程,为松辽盆地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付健李思其贾小江刘雨晨曾波清毕然杜先利董苏醒
- 关键词:岩石圈厚度热流热历史中-新生代松辽盆地
- 大庆CJ公司工会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 油田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企业工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力量,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其基层员工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它不但可以保障企...
- 付健
- 关键词:工会工会管理工会权益工会经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