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宇红
- 作品数:29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被引量:21
- 2021年
-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支撑作用增强。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起一套指标体系,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分析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除进行总量分析外,本文还分别从要素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用途结构和二元边际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类,详细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各类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提升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极大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流量的提升,并优化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中以口岸与物流效率和海关与边境管理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促进作用显著,表明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 廖佳尚宇红
-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引力模型
- 2001-2013年“金砖五国”出口产品结构与竞争力研究——基于CMSA模型的实证分析
- 2016年
- 金砖五国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CMSA模型研究2001-2013年间金砖五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与竞争力,结果表明,巴西的食品和饮料类,俄罗斯的燃料和润滑油类,巴西、印度和南非的工业供应品类,中国的货物资本及其零件类,以及印度和中国的其他消费品类这些占出口比重较大的产品对出口增长都有积极的作用;金砖国家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和亚太等最有活力的地区出口表现强劲。对中国来说,应实施出口产品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工业供应品类产品和在非传统优势市场的出口,以保证对外贸易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 尚宇红罗浩
- 关键词:金砖五国
- 2001~2011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结构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借助中国与中东欧12国2001~2011年的货物贸易数据,对双边贸易的市场结构、商品结构与贸易依赖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这一期间,双方的货物贸易表现为总体贸易高增长、高失衡、市场结构高差异、商品结构单一以及相互合作低水平等特点。鉴于此,本文就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提出几点建议。
- 尚宇红
- 商科院校国际投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 2010年
- 高层次国际投资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对外投资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高等商科院校国际投资专业及其相近专业人才的稀缺则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文章从目标定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六个方面系统探讨国际投资人才培养方案,期许对国际投资专业的学科建设有所助益。
- 尚宇红于晓媛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维谢格拉德四国入盟十年对欧盟市场出口绩效分析--基于CMSA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加入欧盟十年来,维谢格拉德四国(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对欧盟的出口比例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有80%左右依赖于欧盟市场,且四国出口产品在欧盟的份额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斯洛伐克表现最佳,而匈牙利则提升缓慢。论文通过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A)模型阐释了四国出口欧盟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入盟十年来,维谢格拉德四国在欧盟市场份额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各国出口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优势,而不是出口结构的优势。波、捷、匈三国出口结构对各自出口绩效的贡献基本呈现中性,较差的产品结构带来的负效应基本上抵消了较优的市场结构带来的正效应;而斯洛伐克的出口结构对其出口绩效贡献了明显的正效应,这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市场结构效应。
- 尚宇红高运胜
- 关键词:欧盟出口绩效
- 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国家竞争力分析——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视角被引量:4
- 2017年
-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为中国高铁产业走入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基础设施领域提供了良好契机,2015年12月匈塞高铁的破土动工则成为突破性进展的标志。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分析表明,中国高铁产业在内在因素、外部机遇与技术吸收创新能力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要促使高铁成为中东欧国家联通"丝绸之路"重要经济走廊,国家层面要构建长效"16+1"合作机制,企业则要积极应对欧盟激烈市场竞争与繁苛技术标准,注重进入及融资模式创新,并防范投资风险。
- 高运胜尚宇红
- 关键词:竞争力
- 基于VAR模型的中欧贸易“J曲线效应”实证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欧元作为一种新兴世界货币既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重要权重货币,由于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故欧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1999—2008年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数据和中国与欧元区贸易季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方法对欧元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相对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欧元的贬值初期会引起中国对欧元区贸易收支的短期恶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我国对欧元区出口数量增加,贸易盈余趋于稳定,中国对欧元区贸易存在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
- 高运胜尚宇红潘群娣
- 关键词:欧元汇率中欧贸易VAR模型J曲线效应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结构特点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潜力很大。2001年~2011年双边货物贸易的市场结构呈现出高增长、高顺差、高差异的特点;商品结构呈现出结构单一、资源禀赋特征明显、各类商品的表现差异较大的特点。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需出台具体合作协议,扩大中东欧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鼓励我国企业到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调整贸易政策等。
- 尚宇红
-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市场结构
- 中国高科技出口产品恒定市场份额分析:1995-2010被引量:9
- 2012年
- 1995-2010年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率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从贸易视角来看,这其中既有单个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也有市场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与地域结构)的贡献。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法(CMSA)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大小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竞争力效应是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市场份额增加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贡献很小。在结构效应中,产品效应基本上均为负值,说明了产品结构长期都不够合理,出口的高科技产品长期集中在进口需求增长速度较慢的产品类别上,因而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是扩大出口的重要途径。
- 尚宇红苗源泽
-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希望与挑战被引量:16
- 2016年
- 2010年后,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尽管经济不能保持原有的高速增长,仍具有很大活力,并且仍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顺利完成经济转型和促进整个国际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不仅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载体,也是沿线国家联合起来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是中国经济魅力的体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将使"16+1机制"落到实处,将有助于中东欧国家解决本国问题,并极大推进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存在不少障碍和风险,需要明确相关的目标和规则。
- 张永安尚宇红
-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