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爆震伤
  • 1篇跌倒
  • 1篇跌倒风险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团队
  • 1篇学科专业
  • 1篇学科专业化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应激障碍患者
  • 1篇再入院
  • 1篇诊疗
  • 1篇入院
  • 1篇设置方式
  • 1篇特重度
  • 1篇纽曼系统模式
  • 1篇重症
  • 1篇主题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黄晶
  • 3篇章丹
  • 3篇鲁闻燕
  • 2篇赵华
  • 2篇沈鸣雁
  • 2篇周燕燕

传媒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急危重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花生型筋膜球训练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花生型筋膜球训练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0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房的老年高危跌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花生型筋膜球训练,每天2次,每次30 min。比较干预14 d后两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以及跌倒效能指标。结果实验组脱落6例,实际纳入48例,对照组脱落4例,实际纳入49例;干预前后实验组坐立试验时间差值为(-12.37±3.81)s,对照组坐立试验时间差值为(-2.96±1.2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07,P<0.001);干预前后实验组强化Romberg测试时间差值为(6.67±2.78)s,对照组强化Romberg测试时间差值为(4.92±1.9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干预前后实验组跌倒效能评分差值为(11.81±3.60)分,对照组跌倒效能评分差值为(7.10±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1,P<0.001)。结论花生型筋膜球训练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下肢肌肉力量、提升平衡能力及跌倒效能感,从而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
章丹鲁闻燕张雪梦刘晓玲黄晶
关键词:老年跌倒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天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30d再入院指患者在出院后30 d内再次被收治入院,COPD患者高再入院率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挑战。风险预测模型可快速筛选出再入院的高风险人群,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该文综述了COPD患者30 d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基本情况、构建方法及预测性能等内容,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COPD患者30 d再入院提供参考;然而,预测因子选取以及模型评价与应用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刘晓玲赵华鲁闻燕章丹张雪梦黄晶
关键词:病人再入院
纽曼系统模式在一例重症爆震伤急性应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纽曼系统模式对重症爆震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的效果。方法在1例重症爆震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纽曼系统模式,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精神5个方面评估患者的应激源,与患者一起制定干预方案、引导患者参与自身症状管理、实施认知疗法、协助患者父母建立有效支持系统、瘢痕形成期采取纽曼三级预防措施。结果经过60d的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能正确面对创伤,康复出院。结论纽曼系统模式有助于缓解重症爆震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促进身心康复。
沈鸣雁屈彩丹徐婷周燕燕黄晶
关键词:纽曼系统模式爆震伤急性应激障碍
特重度爆震伤1例的多学科专业化护理实践被引量:1
2019年
总结1例特重度爆震伤患者的多学科专业化护理实践经过。护理要点为:依托多学科护理团队合作,休克期重点做好液体管理及早期胃肠道复苏;休克期过后,在烧伤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视神经损伤和肾小管远端酸中毒护理,分阶段落实气道管理方案,防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开展多模式镇痛管理;全程做好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本例患者于伤后69d康复出院。
赵华沈鸣雁陈华清屈彩丹周燕燕黄晶
关键词:爆震伤诊疗护理
一种临床吸痰用物的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吸痰用物的收纳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箱盖的顶端设置有拉手,主体箱的一侧设置有取管机构,主体箱的内腔设置有分隔机构,取管机构包含取管孔和硅胶块,分隔机构包含四个限位卡、两个分隔板...
章丹鲁闻燕黄晶郎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