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处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大学生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3篇创业
  • 2篇大学生创业
  • 2篇学生创业
  • 2篇创业教育
  • 1篇大学生创业教...
  • 1篇担保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学生创业教育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提存
  • 1篇企业
  • 1篇企业网

机构

  • 9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孙志明
  • 1篇肖京

传媒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管理工程师
  • 1篇经济导刊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中国报业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开展创业教育 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阐述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引导大学生就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孙志明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郑州市传统企业网络化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对网络化企业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后发优势理论,对郑州市传统企业网络化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孙志明
关键词:后发优势理论网络化
论提存的法律性质被引量:1
2004年
目前探讨提存的法律性质有两个视角:一是从广义上探讨提存是属于公法或私法,二是从狭义上探讨提存属于债之消灭或债之担保。本文从狭义上探讨了提存的法律性质。在传统法上,提存仅仅作为债之消灭原因之一而存在。在我国立法中,对于提存法律性质的定位并不统一。本文认同合同法将提存的法律性质定位于债之消灭,认为提存没有必要也不宜作为独立的担保形式。这不仅有助于债法体系的完整统一,而且有助于同国际社会规范接轨。
肖京孙志明
关键词:提存
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7
2011年
近年来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给全社会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
孙志明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
当代大学生创业“意强行弱”的因素探析被引量:4
2011年
自2005年起,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为了谋求自身的出路与维护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新的就业趋向,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强烈,但实际创业的行为却寥寥无几,大学生创业意强行弱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文章通过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分析,指出了解决建议。希望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改变就业环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孙志明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被引量:3
2005年
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目前各高校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密切相关,我们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孙志明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人才创新环境
新媒体时代高校组织传播系统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传媒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作为组织形式鲜明的高校带来了冲击,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而言,其对内和对外的组织传播均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征。本文通过叙述新媒体与当前高校组织传播的特点,揭示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组织传播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利用新传媒优化高校组织传播的对策。
孙志明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对策探析被引量:6
2009年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关乎高校长远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高等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人才引进工作中的标准、程序、机制、使用、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孙志明
高校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在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事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文章首先厘定了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与学生法律纠纷产生的症结所在,即教育观念的滞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高校法治建设氛围的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实现路径,即确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争取"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实现。
孙志明
关键词:高校法治化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