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珍
- 作品数:36 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共赢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被引量:3
- 2015年
- 政府、行业、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建立共赢视角下的"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是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可持续合作的保证,探索共赢视角下的"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分析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各方主体的利益需求,需要规范各方合作主体的职责,创新已有的合作办学机制,营造多方共赢局面。
- 王志平任爱珍
- 关键词:共赢高职院校
-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课程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及其教学成效。从课程开发理念、课程开发角色定位以及课程开发机制角度剖析了影响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定课程内容、序化课程内容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意与工业文化对接等课程建设的具体举措。
- 杨兴华任爱珍
-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 浅析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一般路径及策略被引量:2
- 2016年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遵循有关基本原则,确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相关主体,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同时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共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基本流程,制定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策略。
- 任爱珍
-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 高职教育“常州模式”探微被引量:3
- 2008年
- 高职教育的"常州模式"开创了教育资源共享的示范性建设道路,即按照"省市主导、学校主体、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思路来建设,按照"政府统筹、资源共享、做大作强"的理念来运行,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作为现在和将来的方向来努力。
- 杨兴华任爱珍
-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资源共享
- 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探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高职课程改革进程中,德育课程的改革是高职课程改革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对高职课程设置、教材的内容及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德育课程设置中突显隐性课程的价值,高职德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要把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注意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把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 任爱珍
- 关键词:课程改革隐性德育课程
- 基于课程质量观的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0
- 2010年
-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好坏。从课程的视角来构建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新思路。
- 任爱珍
-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
- 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有一套完整的开发程序,但对具体专业来说,构建什么样的学习领域,开发相应的项目载体,设计哪些情境,又具有不同的特征。文章以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的研究为例,试图探索职教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 王志平任爱珍
- 关键词:课程开发工作过程导向
- 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职业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识。教育部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发我们积极探索国内外的工学结合模式。从国外成功的模式来看,大多是以企业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位,而国内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各种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分析,以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任爱珍
- 关键词:工学结合
-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要素特征分析与构建被引量:6
- 2012年
-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保障体系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要素特征,分析与把握其要素特征,对于构建高职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 杨兴华任爱珍
-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
- 常州居民幸福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幸福是一个大众化的词,目前还没有一种测量幸福的广泛认可的方法。幸福指数是一个衡量民众幸福感受程度的具体指标,它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对常州居民幸福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调查常州居民的幸福指数,以便于提升常州居民的幸福感。
- 任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