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春霞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药物疗法
  • 2篇衰竭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充血性
  • 1篇毒性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炎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衰
  • 1篇心衰竭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7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毛春霞
  • 2篇张永丽
  • 1篇王珂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青年人和中、老年人AMI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结果:青年组在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方面与老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AMI与大量饮酒、抽烟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有明确诱因,症状典型,住院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毛春霞张永丽姜蔓萍
关键词:青年心肌梗死
下肢静脉血栓32例的诊断及非手术治疗分析
2009年
毛春霞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用药,地高辛,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50m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持续点滴3~4d,观察其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之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毛春霞王珂
关键词: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转换酶抑制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加上曲美他嗪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能明显增加心功能,增加LVEF,减少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死亡率,治疗安全有效。
毛春霞
关键词:心力衰竭
2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2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绝大多数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心肌酶均明显升高,但无酶峰变化,肌钙蛋白T(c-TnT)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而且它的持续增高对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度过危险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结论: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同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毛春霞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重症诊治分析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U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q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000IU,q12h,5~7d皮下注射及常规应用倍他乐克、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强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75mg,qd,口服,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及终末事件、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组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而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有2例出血。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及硝酸酯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的风险。
毛春霞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口服有效剂量华法林和肠溶阿斯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华法林调整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之间,另一组口服阿司匹林150~200 mg/d,并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服用华法林组30例,发生脑梗死1例;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服用阿司匹林组30例,发生大面积脑梗死6例,出血1例,死亡7例.结论 口服有效剂量华法林能有效降低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阿司匹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毛春霞张永丽
关键词:华法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