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密达、凝血酶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思密达、凝血酶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8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凝血酶等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1/3~1/4包稀释后注入胃腔保留。结果 两组显效率相比(12小时内止血率)治疗组(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7.5%),差异非常显著(X^2=6.988,P<0.01),总有效率相比(100%比90%)亦具显著性差异(X^2=4.415,P<0.05)。结论 思密达作为一种强有效的粘膜保护剂,与凝血酶合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定、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 于文文邢林袁显文
- 关键词:思密达凝血酶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 57例围生期新生儿死因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原因 ,为降低围生期新生儿的死亡率而制定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 7年 5 7例死亡围生期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5 7例死亡围生期新生儿中足月 2 8例 (4 9.3% ) ,早产儿 2 3例(4 0 .3% ) ,过期产 6例 (10 .6 % )。顺产 33例 (5 8% ) ,剖宫产 19例 (33% ) ,臀位牵引 4例 (7% ) ,急产 1例 (2 % )。死亡原因依次为 :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出生缺陷、极低体重、败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 ,采取适宜分娩方式 ,预防窒息与早产的发生是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 邢林杜洪蓉
- 关键词:围生期死因新生儿
- 57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 1998年
- 本文对上海儿童医院1991年1月~1997年12 月0~7天的新生儿57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提高人口生存质量而制定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 57例中足月儿28例(49.1%),早产儿23例(40.3%),过期产6例(10.6%)。分娩方式:顺产33例(58%),剖宫产19例(33%)。
- 邢林杜洪蓉
-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住院新生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围产期窒息足月儿
- 氟桂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研究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氟桂嗪 (Flunarizine)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氟桂嗪 0 .3mg/kg 1.d 1口服 ,对 45例中、重度HIE患儿进行治疗 ,疗程平均 18.1± 1.9天 ,并与 3 6例不用氟桂嗪组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 ;用经颅多谱勒脑血流分析仪测量两组患儿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收缩峰速度 (Vs)、舒张末速度 (Vd)、平均速度 (Vm )及阻力指数 (RI) ,计算两侧的流速非对称指数 (AI) ;并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制的 0~ 4岁儿心量表远期智测随访。结果 :治疗组NBNA≥ 3 5分 :第 7、14天分别为 2 2 (4 8.9% )、3 8(84.4% )例 ,对照组 9(2 5 % )、2 3 (63 .9% )例 ,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示治疗组及对照组第 1天大脑中动脉Vm (cm /s)分别为 17.7± 4.5、15 .7± 5 .3 ,RI分别为 0 .76± 0 .19、0 .84± 0 .2 0 (P <0 .0 5 )。第3、5天对照组先后 6例出现脑血管痉挛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 ;治疗组AI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t =2 .763 ,t =2 .15 0 ,P <0 .0 5 )。随访 12个月 ,后遗症发生率治疗组为 6.7% ,显著低于对照组 2 2 .2 % (X2 =4.12 4,P <0 .0 5 )。结论 :氟桂嗪对HIE有治疗作用 ,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 袁显文邢林王清峰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药物治疗氟桂嗪新生儿疗效
- 162例新生儿窒息病因分析
- 1998年
- 邢林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病因
- 立止血与止血敏预防早产儿脑室出血探讨
- 1999年
- 目的探讨立止血与止血敏对早产儿脑室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早产儿5、6月龄脑室出血进行分析。结果立止血组脑室出血的CT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40,P<0.05);止血敏组脑室出血的CT异常率比对照组低,但无显著差异,(X^2=1.40,P>0.05);立止血组与止血敏组比技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立止血与止血敏对早产儿Ⅲ~Ⅳ级脑室出血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前者与对照组比较(X^2=8.52,P<0.01);后者与对照组比较(X^2=4.23,P<0.05)。结论立止血对早产儿脑室出血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且优于止血敏。
- 邢林王魁生陈维法
-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出血立止血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7例分析
- 1998年
- 邓元芝邢林
- 关键词: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
- 新生儿疼痛评估及其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观察足跟采血疼痛刺激时新生儿生理指标、疼痛评分的变化及非药物止痛的效果。方法100例足跟采血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对照组:穿刺前两分钟不作任何处理;安慰剂组:穿刺前两分钟喂以消毒蒸馏水;葡萄糖(glucose,GS)组:穿刺前两分钟喂以葡萄糖溶液;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组:在穿刺前两分钟将安慰奶嘴放到口内;GS+NNS组:喂以葡萄糖溶液后给安慰奶嘴。监测各组哭持续时间及穿刺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采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评分表(Douleur Aigue Nouveau-ne scale,DAN)及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preterm infant pain profile,PIPP)进行疼痛评价。结果(1)穿刺后15S,对照[(157.6±14.O)次/min]、安慰剂[(159.2±11.1)次/min]、GS[(146.6±13.O)次/min]、NNS[-(148.4±13.3)次/min]、GS+NNS组心率[(147.9±11.8)次/min]均快于穿刺前,分别为(132.1±17.8),(132.8±15.4),(134.2±13.3),(132.0±15.6)和(134.1±17.5)次/min(P〈0.01);穿刺后1min,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心率仍快于穿刺前(P〈O.05),而GS、NNS和GS+NNS组心率已恢复到穿刺前水平(P〉0.05)。(2)穿刺后1min,对照、安慰剂、GS、NNS、GS+NNS组呼吸频率均快于穿刺前(P〈O.05);穿刺后2和3min,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呼吸频率仍快于穿刺前(P〈O.05),而GS、NNS、GS+NNS组已恢复到穿刺前水平(P〉0.05)。(3)穿刺后GS和GS+NNS组哭持续时间为(1.65±3.12)S和(1.65士5.26)S,均短于对照、安慰剂和NNS组的(21.60±27.49)S、(17.60士17.45)S和(10.20±10.92)S(P〈O.01)。(4)GS、NNS和GS+NNS组的DAN和PIP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O.01)。结论GS、NNS和GS+NNS均有止痛作用�
- 单若冰邢林谈绍峰
- 关键词:疼痛婴儿葡萄糖吸吮行为
- 维生素加早期干预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智能发育
- 王惠荣孙青梅邢林李桂花延海秀高维主
- 本课题旨在探讨维生素和早期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早产儿在体重、身高、头围、胸围方面增长较快,尤其是在生后前半年生长发育较快,呈“追赶”生长,至生后9个月时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已与足月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维生素体格发育智能发育
- 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2年
-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与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以往检测血清β2-MG均使用放射免疫法(RIA),本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β2-MG含量,探讨该种方法检测的血清β2-MG与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及早发现肾功能损害提供依据。
- 张慧娟邢林
- 关键词:自动生化分析仪重度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