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国家卫生实验室网络规划及其建设的思考
- 2014年
- 实验室是具备一定条件且能进行实验活动的设施[1]。国家卫生实验室包括国家、省(市)、县多级实验室。近年面对各种新发和再发传染性疾病、食品和环境污染、生化恐怖威胁等事件,各实验室认识到整合多领域、多级别实验室的资源,形成高效的实验室网络是应对各种新挑战的重要策略[2,3]。
- 李晶刘波王子军
- 关键词:实验室网络公共卫生事件
-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驯化菌株SS1与其初始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比较H pylori动物模型适应菌株SS1与其初发菌株10700间蛋白质组差异,试图获得H pylori在小鼠体内适应过程中可能与定植能力增强相关的蛋白特征.方法:在相同件下培养SS1菌株及其初始菌株,并制备全菌蛋白样品,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3次,样品经二维电泳分离,扫描获得数字化的电泳胶图像并用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识别SS1与初始菌株间的差异蛋白点.取3次制备的样品间的共同差异点进行胶内酶解,经基质辅助激光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软件在Swiss-Prot和NCBI数据库中搜索匹配蛋白.结果:表达量有明显下降的11个点,经鉴定对应10个蛋白:4个属于H pylori的氧化还原系统,即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双歧酶、硫氧环蛋白和环氧蛋白还原酶;5个蛋白与代谢有关,即脯氨酸肽酶(proline peptidase)、果糖磷酸氢盐醛缩酶(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3-含氧酸辅酶A转移酶亚单位B(3-oxoacid CoA-transferase subunit B)和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P);另1个蛋白为假想蛋白HPAG0942.结论:H pylori在小鼠体内的定植适应过程中,伴有代谢酶表达的降低和抗氧化水平的减弱,提示代谢和抗氧化能力适度下调可能与菌株的定植力增强相关.
- 李晶赵飞肖迪何利华张建中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二维电泳
- HIV-1表型耐药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使用显著提高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存活率.然而,耐药性的产生却严重降低了治疗效率.因此,采用合适的HIV耐药检测方法,及时了解患者的HIV耐药性,对于治疗艾滋病患者和控制整个艾滋病疫情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常用的耐药检测方法有基因型和表型耐药检测.基因型耐药检测是通过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序列的改变来判断毒株的耐药情况.由于该方法花费少、
- 李晶姚均
- 关键词:HIV-1基因型表型耐药检测
- HIV-1早期感染婴儿病毒亚型及env区V3环氨基酸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中国I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婴儿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以及env区V3环氨基酸序列特征。方法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扩增HIV-1前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env区和pol区的基因序列,使用ChromasPro、MEGA 4.0、BioEdit软件进行HIV-1基因分型以及env区V3环氨基酸序列的特征分析。结果对65名HIV-1感染婴儿的100份干血斑样本(DBS)分别进行HIV-1 env区和pol区扩增,最终扩增成功的样本为63份和84份;其中45名感染婴儿的59份DBS两基因区均扩增成功。依据两基因区域均扩增成功的45名感染婴儿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为:CRF_BC亚型占73.3%(33/45,包括CRF_07-BC 21份,CRF_BC-08 11份),CRF01-AE亚型占20.0%(9/45),B′亚型占4.4%(2/45),G亚型占2.2%(1/45)。对env区扩增成功的63份样本的V3环顶端四肽特征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存在5种类型,分别为GPGQ、GPGR、GPGS、GLGR和GQGR,以GPGQ为主。53份样本可能使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3份样本可能使用CXCR4作为辅助受体,7份样本不能做出预测。结论婴儿感染的HIV-1亚型呈现多样性分布;HIV-1V3环顶端氨基酸序列以GPGQ为主;大部分婴儿样本可能使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
- 汪静蒋岩吕超李晶姚均
- 关键词:婴儿氨基酸
- 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合成生物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其推动了生物、医学及化学合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物安全问题。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政策的分析,为合成生物学的管理总结经验。方法:结合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相关政策,分析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管理文件不严谨、不全面的问题。结果:国外管理文件的经验和局限性为如何对合成生物学进行管理提供了参考。结论:鉴于国内的合成生物学尚在起步阶段,本着促进发展的目标制定管理文件是更合理的做法。
- 李晶李思思魏强王子军
-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管理文件
-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能力验证考核品的制备和评估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制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能力验证考核品,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前期检测出的5个HIV-1阳性血浆样本,其中4个具有不同耐药位点,1个对药物敏感,提取HIV-1病毒RNA,经逆转录PCR和巢式PCR获得3 100bp的pol区基因;将目的基因与pMDTM19-T载体连接后进行基因克隆,从阳性菌液中提取回收重组质粒并测序鉴定,最后评估考核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 5个目的基因扩增测序均成功,与载体连接后得到重组载体V1、V2、V3、V4、V5,梯度退火荧光PCR结果显示考核品退火温度为64.1℃;质粒稀释倍数≤10 000时,各个样本做荧光PCR的Ct值均小于30,因此,将每种质粒稀释10 000倍分装制成考核品;选择浓度不同的3个样本V1、V2和V3分别做均匀性检测,3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考核品均匀性良好;选择V1、V2、V3做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该考核品至少可以在室温和4℃稳定保存20d,在-20℃和-80℃保存反复冻存5次后浓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该考核品稳定性较好。结论本研究中用克隆载体制备的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能力验证考核品均匀性稳定性良好,是一种经济便捷的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考核品制备方法 。
- 罗慧景李晶范文成蒋岩姚均
- 关键词:HIV-1基因型耐药性克隆载体
- 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菌株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菌株间基因水平的差异明显,因此在动物实验中,菌株的选择也是决定实验结果的重要方面。目前,动物模型中使用的菌株主要有Hp外的螺杆菌属其他菌株、临床分离株及幽门螺杆菌小动物适应株。这些菌株用于模拟Hp感染人后的病程,以便进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本文就建立动物模型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螺杆菌株及其适应范围作一综述。
- 李晶张建中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猫胃螺杆菌
- 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中pH与活菌浓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培养时,液体培养基pH改变与菌浓度的关系,研究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生长规律。方法使用精密pH计定时测定肺炎支原体培养过程中的培养基pH值,同时测定菌浓度,并观察培养基颜色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肺炎支原体在液体培养时呈现相同的生长规律,有类似与细菌的生长曲线,最大支原体菌浓度达109/ml,液体培养基pH改变与肺炎支原体生长有密切关联,pH接近6时培养物达最大菌浓度,pH降至5.2时肺炎支原体迅速死亡。结论对于培养困难的肺炎支原体,培养基pH为6.8左右、液体颜色变为橙黄时,可获取较佳生长活性的高菌含量培养物。
- 赵飞李晶陶晓霞张建中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PH值
- 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 2015年
- 为了解近10年来疾控中心、医院、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的发展状况,便于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利用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子平台,并从调查问卷定制、任务发布与管理和数据采集等方面阐述平台的功能。调查过程和结果表明该平台可节约调查成本,提高调查的效率和数据的质量,能为今后更广范围的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提供有力支持。
- 李晶姜孟楠李思思薛浩魏强王子军
- 关键词:生物安全管理
-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及受体研究与疫苗发展被引量:5
- 2006年
- 李晶张建中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受体研究疫苗慢性活动性胃炎革兰氏阴性耐药性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