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苏平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语文
  • 5篇教育
  • 4篇教学
  • 3篇语文教学
  • 3篇文教
  • 2篇德才兼备
  • 2篇德育
  • 2篇德育教育
  • 2篇院校
  • 2篇课程
  • 2篇高职
  • 1篇德育教育渗透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新教育理念
  • 1篇一体化
  • 1篇以就业为导向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程
  • 1篇职校

机构

  • 8篇宝鸡职业技术...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8篇王苏平
  • 1篇周璇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南昌高专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魅力中国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把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始终
2010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职业教育中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应把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也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
王苏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
高等教育语文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出路
2017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社会对人才的人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语文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因此,高校要重视语文这一学科,积极地了解社会对语文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利用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通过了解现阶段语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语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语文人才给出合理化建议。
王苏平
高职语文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研究
2017年
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这就给高职院校培养工作带来了压力。高职院校语文专业属于冷门专业,许多学生对枯燥的语文学科不感兴趣,所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尤为重要。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利用校园文化优势,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化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通过了解经济社会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标准,分析高职院校在语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针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语文人才给出合理化建议。
王苏平周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导向
简论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2012年
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应有品性。长期施行的应试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忽略了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使人文教育从根本上受到了削弱。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首先要树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并着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最终在课堂上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达到培育人文精神的目的。
王苏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课程的功能研究分析报告
2013年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才。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各类学校“八仙过海,各显其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遵守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下,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各种教育手段的实施中,校园文化建设愈来愈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王苏平
关键词:语文课程职校教育教学规律社会竞争德才兼备
高职语文课程创新与尝试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从创新角度出发,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教育观念、教材文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评价、教学条件六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的有效探索,旨在摸索出独特的高职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王苏平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创新
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教、学、做一体化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2010年
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职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学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创新意识的提升,考核方式的改革几方面就教学做一体化进行了粗浅的探讨,目的是更好的适应职业教育,力所能及的发挥自己在职教队伍中的光热。
王苏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一体化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四要”
2010年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谓育人之难。作为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最重要的基地学校来说,不管如何艰难,理所当然要把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天职,联络社会和家庭,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职业教育,面对这一特殊的教育群体,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又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劳动者,更应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么,如何使这些学生有文化、明是非、知荣辱、懂诚信、会礼仪、乐助人、愿奉献、有作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呢?
王苏平
关键词:德育教育职业院校德才兼备职业教育教育群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