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党派
  • 2篇艺术
  • 2篇私有
  • 2篇终身
  • 2篇文化
  • 2篇民主
  • 2篇民主党
  • 2篇民主党派
  • 2篇教育
  • 2篇共享
  • 1篇大族
  • 1篇东西方
  • 1篇学习型组织
  • 1篇学校办学
  • 1篇学校办学品位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课
  • 1篇艺术课程
  • 1篇育人
  • 1篇育人功能

机构

  • 14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常熟市尚湖高...

作者

  • 14篇沈华
  • 1篇高钟
  • 1篇高建芳

传媒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江苏省社会主...
  • 2篇中国教师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前进论坛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中华书画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唐伯虎的市民意识
2014年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力量日益增强、影响日益扩大,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其在历史舞台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吴中才子唐伯虎所生活的江南地区,正是商品经济最为发达、市民阶层力量最为强大的一个地区。当然,唐伯虎是一介文人兼画家,将其归入市民阶层或许并不合适,但他不但出身于小市民家庭,而且自受"科场案"牵累后即决意远离仕途,与所谓的缙绅社会保持着相当距离;唐伯虎的大半生都以卖文鬻画为生,与市民阶层接触较多,因而在他身上体现出鲜明的市民意识和特色。已有学者指出,
沈华
关键词:市民阶层文徵明市民意识
唐伯虎风流在何处
2010年
唐伯虎的名字似乎总是和"风流"两个字联在一起的。秋香三笑留情,唐伯虎就不惜卖身华府为小厮,最后终于羸得美人归;又有名动天下的桃花坞,桃花、美酒、诗文相映缤纷,果然是一个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潇洒唐伯虎。
沈华
关键词:风流桃花坞美人诗文才子
宋代官办慈善事业新探被引量:5
2008年
宋代是一个官办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的历史时期,传统观点一般归结为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但换个角度看,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税收负担沉重,由此导致的城市贫民和游民数量增加,社会贫富分化现象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徽宗时期更是发展到高峰。故宋代官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贫民数量增多,社会矛盾突出,统治者不得不借助官办慈善事业来稳定统治秩序。
沈华
关键词:宋代社会救济
论卖文鬻画为生对唐伯虎艺术创作的影响
2009年
唐伯虎是著名的明代吴中才子,他自卷入科场案后,即远离科举、不近权贵,并以卖文鬻画为谋生手段。唐伯虎的这一选择和明代中后期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正是吴地较为发达的书画市场,唐伯虎的书画作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化。尽管卖画收入并不稳定,但唐伯虎却藉此获得人格上的独立,并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他所喜爱的诗书画艺术创作中。
沈华
私有共享观视角下的东西方慈善观之比较
私有共享观是东西方社会都曾经出现的一种财富观点,本文试图以此为视角,对东西方的慈善观进行比较。一般而言,社会共享的实现途径之一即慈善事业,但由于西方的慈善观建立在严格的私有财产,遂使得西方的慈善事业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沈华
关键词:私有共享中西
文献传递
论孙吴政权与江东世家大族关系之演变——兼析陆逊之死被引量:6
2003年
在从孙吴立国到孙皓亡国的半个多世纪里,孙吴政权与江东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从孙策时期彼此试探并渐渐靠拢,到孙权时期的全面合作及孙权对吴地大姓的一系列打击,再到三嗣主时期彼此之间的面和心背,双方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而陆逊之死也应该放在孙吴政权和江东大族的关系这一大背景下考察。
沈华
关键词:孙吴政权世家大族
人性自私论与明末封建、郡县之辨被引量:1
2011年
明末启蒙学者的封建、郡县之辨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以"公天下"论为理论依据,要求君主以公心治理天下,反对君主专制。二是以人性自私论为依据,肯定天下人的私心私利,进而将君主公心解释为满足天下人的私心私利。两种理论都可以推导出对封建制某种程度的肯定,不同处在于,人性自私论否认治权在君,不再寄希望于君主的个人道德,这就为明末的封建、郡县之辨注入了新的内涵。
沈华
关键词:明末封建
学校应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
2009年
社会发展不仅要求学校发挥育人功能及文化功能,而且要求它发挥部分经济功能,教育经济一体化时代已经来临。人本化管理的深入、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意识的增强,必然促使学校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以应对教育中的诸多改革和社会的需求。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沈华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终身教育意识人本化管理文化功能育人功能
试论商周时期人神关系之演变被引量:1
2006年
商人的帝地位尊贵,虽非至上神,但在人神关系中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西周时期的上帝更上升为至上神,但人神关系与商代并不完全一致,并为以后的演变定下了基调;西周末期是周人的神权理论渐趋崩溃阶段;至春秋时,中国古代人与神的地位终于翻转,并对中国古史传说发生重大影响,当然这种翻转有诸多不彻底之处。
高建芳沈华
关键词:人神关系上帝商周
中西方私有共享观的不同走向之比较
2009年
欧洲在强调私有的前提下提倡社会共享,而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历来缺乏对私有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更偏向于一种缺乏私有前提的共享观念。中西方古代社会在私有共享观上所存在的差异,为私有共享论在中西方的不同走向埋下了伏笔。
沈华
关键词:财富观物权法《太平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