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晓燕

作品数:57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哲学宗教
  • 24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主义
  • 19篇意识形态
  • 13篇社会
  • 10篇社会主义
  • 7篇道德
  • 7篇社会主义核心
  • 7篇社会主义核心...
  • 7篇马克思主义
  • 7篇价值观
  • 6篇意识形态理论
  • 6篇伦理
  • 6篇马克思意识形...
  • 5篇政治
  • 5篇马克思意识形...
  • 5篇核心价值观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马克思主义大...
  • 4篇教育
  • 3篇颠倒
  • 3篇养成

机构

  • 47篇浙江省社会科...
  • 11篇复旦大学
  • 7篇上海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作者

  • 56篇唐晓燕
  • 2篇陈华兴
  • 1篇樊继来
  • 1篇连淑芳
  • 1篇汪俊昌

传媒

  • 10篇观察与思考
  • 5篇理论界
  • 5篇学术论坛
  • 3篇浙江学刊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 3篇浙江伦理学论...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党政论坛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想.理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社会道德原则构建探析被引量:1
2006年
网络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空”状态直接引发了大量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对道德原则的熟知和遵守尤为重要,唯有如此个体才能做到无论面对如何复杂的道德情境都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基于西方网络伦理学发展的状况,西方网络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成为构建我国网络道德原则的理论背景和资源。
唐晓燕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原则集体主义
“最美现象”的伦理意蕴及其普遍化原则刍议
2016年
自“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坠楼女童的道德标杆树立以来,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借助网络平台表达美,利用传统媒体传播美,激发“最美”人物获得党委政府的认可与奖励,初步形成了“最美现象”发现-表达-传播-奖励的生成机制。三年多来此起彼伏的“最美现象”以及一大批平民英雄的出现使“最美现象”由个性化趋向普遍化。
唐晓燕
关键词:普遍化伦理意蕴媒体传播网络平台发现美道德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90年:历程、经验与规律
2011年
在90年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我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迂回曲折中渐进生长,在实践探索中走向成熟,收获了诸多宝贵经验与启示,从中管窥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规律,必将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唐晓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隐性形态及其初步阐释
2018年
批判逻辑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最重要的一重逻辑,但并非唯一逻辑。建构逻辑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隐性逻辑。马克思是中性含义意识形态概念的首创者,这种中性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理论;马克思已经意识到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存在的必然性与功能性,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根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逻辑经恩格斯初步阐述,此后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两条路径上得到发展。
唐晓燕
关键词:意识形态
道德自觉何以养成——“最美现象”从“盆景”到“风景”、“风尚”的形成机制探索被引量:7
2013年
在伦理道德生存面临前所未有艰难境况的背景下,浙江涌现出的一批道德典型所彰显出的良善德行被誉为"最美现象"。"最美现象"的伦理本质内涵是个体道德自觉的充分释放,蕴含道德行为褒奖、道德资源确证、道德环境重塑的伦理价值。"最美现象"由"盆景"到"风景"、"风尚",道德行为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过程,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推动"最美现象"普遍化,需遵循公民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通过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健全来实现。
陈华兴唐晓燕
关键词:道德自觉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隐性逻辑及内在旨趣
2018年
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逻辑中,超越逻辑是以隐性形态出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重逻辑不重要。恰恰相反,超越是贯穿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一条红线,超越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旨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超越思想融汇在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体现在他对历史主体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关切中,贯穿在他从哲学到政治社会学再到政治经济学的毕生研究生涯中。
唐晓燕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视域下中国梦实现路径探析被引量:4
2013年
在唯物史观所实现的对社会历史理解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民主体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创立了人民主体观。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复兴、人民解放与幸福为己任,将马恩创立的人民主体观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价值主体、权利主体,中国梦的实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成果为人民共享。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指导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力量、充分保障人民合法利益、充分维护人民发展权,让人民共建共促共享中国梦。
唐晓燕
关键词:人民人民主体中国梦
浙江“最美现象”的伦理意蕴及其普遍化原则研究
2015年
浙江近年来'最美现象'层出不穷,其伦理意蕴在于个体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是个体最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培育自由自觉的道德主体也是道德建设所欲追求的价值目标。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人的道德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个体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向自律演进的过程,道德自觉的形成则依赖个体知、情、意、行的统一,并受到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最美现象'所昭示的道德自觉的普遍化,需遵从经济决定性与相对独立性相统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正面效应协同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唐晓燕
关键词:伦理意蕴方法论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围绕意识形态话语权主题的研究成果总量迅猛增长、整体学术水平平稳提升,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建言献策的现实指向。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内在结构与生成机制,理论根基、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现实境遇、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展开广泛研究,在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层面作出了思想贡献.但整体而言,国内学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力量需要进一步整合,研究成果的学理性和反思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微观研究和实证研究力度需要大力加强。
唐晓燕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权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历史脉络与双重维度被引量:2
2017年
回溯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历史脉络,把握思想史维度中马克思理解宗教存续问题逻辑基点的变易,才能领悟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所实现的存在论根基革命及内在的双重维度。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涉及从其博士论文到《资本论》的诸多重要文本,按照逻辑基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自我意识批判、人本主义批判、社会存在批判三个阶段。至《资本论》第一卷对拜物教观念的批判深入到对拜物教性质的批判,标志着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实现了意识形态批判与现实社会生活批判双重维度批判的统一。
唐晓燕
关键词:宗教批判自我意识人本主义社会存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