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循环法
  • 1篇预警
  • 1篇支持护理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替代
  • 1篇肾脏替代治疗
  • 1篇生理盐
  • 1篇生理盐水
  • 1篇评分
  • 1篇重症
  • 1篇重症脑卒中
  • 1篇重症脑卒中患...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连续性
  • 1篇连续性肾脏替...
  • 1篇连续性肾脏替...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脑卒中

机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篇韦柳青
  • 3篇周玉宁
  • 2篇赖天为
  • 2篇樊艳萍
  • 1篇梁丹
  • 1篇覃纲
  • 1篇杨西宁
  • 1篇陆雪珍
  • 1篇张奕奕
  • 1篇邵海梅

传媒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早期APACHEⅡ评分和集束华护理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APACHEⅡ 评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 ICU 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 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将2014 年5 月至2014 年12 月份入选的...
赖天为韦柳青陆雪珍樊艳萍梁丹周玉宁邵海梅张奕奕
风险预警结合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
2024年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风险预警结合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其疗效。方法 以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7月到2023年11月,通过抽签法把80例患者均等分组,选择常规护理的常规组(n=40例),和予风险预警结合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研究组(n=4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前免疫功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gA、IgM、IgG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风险预警结合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较为积极,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温益丹韦柳青农艳霞周玉宁
关键词:风险预警重症脑卒中免疫功能
生理盐水与肝素盐水循环法对CRRT回血待机体外循环管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与肝素盐水循环法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回血待机体外循环管路的影响,为体外循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CRRT治疗过程中出现回血待机情况的100例病人,按循环方法分为生理盐水组与肝素盐水组,再按循环时长组合分为4组,A组生理盐水循环<15 min,B组生理盐水循环15~30 min,C组肝素盐水循环<15 min,D组肝素盐水循环15~30 min,收集循环结束再上机时(T0)、上机1 h(T1)、上机2 h(T2)、上机3 h(T3)、上机5 h(T5)机器跨膜压(TMP)、滤器前压(PBE)和滤器压力下降值(△P),以及回血待机时(T0)、再上机1 h(T1)、再上机3 h(T3)、再上机5 h(T5)废液尿素氮/血液尿素氮(FUN/BUN)比值以及体外循环管路有效使用时间。结果:4组循环方式对再次上机同组内T0、T1、T2、T3、T5的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再次上机同组内T0、T1、T2、T3、T5的FUN/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盐水循环15~30 min组在T5点的FUN/BUN以及其变化值高于其他组(P<0.05);肝素盐水循环15~30 min组体外循环管路有效使用时间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生理盐水与肝素盐水用于回血待机体外循环管路,机器压力均逐渐上升,FUN/BUN均逐渐下降;在CRRT治疗过程中,遇到中途临时回血待机<15 min时,推荐使用生理盐水循环管路;当回血待机≥15 min以上时,使用肝素生理盐水循环,能保护体外循环管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赖天为覃纲韦柳青杨西宁易成满陈凯廖肖玲农艳霞樊艳萍周玉宁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生理盐水肝素盐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