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彪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治疗小儿
  • 2篇小儿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增高
  • 1篇冬病
  • 1篇冬病夏治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抽搐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血清
  • 1篇阳虚
  • 1篇药理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成分
  • 1篇遗尿
  • 1篇遗尿症
  • 1篇用药

机构

  • 7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王立彪
  • 1篇刘娟
  • 1篇孔令霞
  • 1篇王晓燕
  • 1篇汤瑞莲
  • 1篇陈文霞
  • 1篇黄文龙
  • 1篇刘玉慧

传媒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中医学报
  • 1篇全国中医药高...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王晓燕治疗儿童抽搐障碍用药思路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王晓燕老师认为儿童抽搐障碍皆可归于"风",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也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当以熄风止惊为基本原则。辨证论治:眨眼频繁者,多加白蒺藜、木贼、菊花等平肝熄风明目之品;耸鼻皱鼻者,加辛夷、苍耳子、石菖蒲;撅嘴、歪嘴者,多用白僵蚕;干咳吭吭者,当佐以安神、滋精之品,如板蓝根、桔梗、木蝴蝶;喉间异常发声者,多加合欢皮、射干、石菖蒲;头部摇动者,加川芎并重用天麻;扭脖伸脖者,加葛根;四肢抽动加木瓜、伸筋草、鸡血藤;鼓肚吸腹者,加木瓜、延胡索并重用白芍;注意力不集中者,加石菖蒲、远志;胸闷叹气者,加丹参、郁金;呃逆泛呕者,加代赭石、旋覆花;吐涎者,加代赭石、旋覆花、益智仁。
王立彪
三阳清解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小儿"体禀少阳",脏腑薄、藩篱疏,易于发病及传变,且易于从阳化热,致使小儿外感发热就诊时常常是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治疗时要抓住三阳之枢的少阳,以和解少阳为主,兼以清泻阳明、疏散太阳,笔者称之为三阳清解法。临床以此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取得良好疗效。
王晓燕刘娟孔令霞张艳梅汤瑞莲王立彪
关键词:外感发热儿童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肾阳虚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于三伏天开始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3个月,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贴敷1个疗程,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如遇哮喘急性发作,均予相应短期抗炎、平喘等综合治疗。观察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大、小气道指标(FEV1、PEF、MEF75、MEF50、MEF25、MEF25~75)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FEV1、PEF、MEF75、MEF50、MEF25、MEF25~7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FEV1、PEF、MEF75、MEF50、MEF25、MEF25~75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可减少脾肾阳虚型哮喘患儿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进一步提高治疗脾肾阳虚型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
王晓燕王立彪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脾肾阳虚
张耀廉主任应用'消疳积散'经验总结
张耀廉主任是郑州市首届名老中医,师从卢瑞卿老先生,擅长治疗小儿及妇科疾病,在治疗小儿厌食、疳积方面有独到见解.'消疳积散'是由张耀廉主任对古方三甲散加减化裁而来,对小儿疳积、汗证、泄泻效果显著,可广泛的运用到儿科临床工作...
王晓燕王立彪
关键词:药物成分临床药理
文献传递
王晓燕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被引量:5
2021年
王晓燕教授认为小儿遗尿症的本质为水液输布失常,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临证治疗当以补肺健脾、温肾固涩为主,多用六君子汤合缩泉丸加减。此外,王教授强调脑窍闭塞、心肾不交、肺失宣肃、肝气郁滞、湿热下注亦可引发小儿遗尿症,故治疗时不可一味温补、收敛固涩,应辨证施治、固本塞源,提出治遗五法,即开窍醒神法、交通心肾法、开宣肺气法、疏肝理气法、清利湿热法。除药物治疗外,家长应重视患儿的日常调护和适当的排尿训练,以助病情的有效控制。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王立彪王晓燕(指导)
关键词:遗尿症小儿
甲状腺球蛋白增高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增高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家系的临床特征及TG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个TG增高的CH家系的临床及TG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先证者,女,45日龄,生后黄疸消褪延迟伴便秘。甲状腺功能检测提示为CH,同时发现TG水平增高。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TG基因存在c.2149 C>T和c.5401+113 A>G的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验证c.2149 C>T来源于父亲,c.5401+113 A>G来源于母亲,其哥哥携带c.5401+113A>G杂合变异。患儿哥哥及父母表型正常。c.2149C>T及c.5401+113A>G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根据美国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分别为疑似致病变异及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结论确诊TG基因变异引起CH患者TG水平增高,并发现2个新的TG基因变异位点。
王立彪刘玉慧相恒杰黄文龙陈文霞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因变异
93例百日咳综合征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对百日咳综合征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百日咳综合征诊疗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93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分析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百日咳综合征多发生于6月龄以下(60.2%),发病季节以春夏为主(62.3%),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卡他期临床症状依次为轻微咳嗽(95.7%)、鼻塞流涕(46.2%)、发热(14.0%)、喷嚏(11.8%)。痉咳期症状依次为痉挛性咳嗽(100.0%)、阵发性青紫(98.9%)、咳痰(95.7%)、呕吐(29.0%)、发热(29.0%)、鸡鸣样回声(22.6%)及结膜充血(2.1%)。百日咳综合征易合并肺炎(60.2%),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大多升高(61.3%),但大多<20×109 L-1(80.7%)。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Ⅱ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柯萨奇病毒等为百日咳综合征常见病原体,但病原体检出率(18.3%)偏低。结论“痉挛性咳嗽”、“阵发性青紫”和“咳痰”对于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较“鸡鸣样回声”更有意义,基层医院可考虑将WBC总数是否低于20×109 L-1作为百日咳综合征的简易筛查指标。
王立彪
关键词:百日咳综合征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