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帅

作品数:22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混凝土
  • 6篇抗震
  • 6篇剪力
  • 6篇剪力墙
  • 5篇地震
  • 4篇地震区
  • 4篇震区
  • 4篇重要建筑
  • 4篇抗震结构
  • 4篇抗震结构体系
  • 4篇孔结构
  • 4篇建筑
  • 3篇摇摆
  • 3篇自复位
  • 3篇混凝
  • 3篇碱激发
  • 3篇高温
  • 2篇压汞法
  • 2篇支座
  • 2篇墙结构

机构

  • 22篇海南大学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作者

  • 22篇高帅
  • 10篇陈云
  • 8篇汪峻峰
  • 5篇蒋欢军
  • 5篇吕西林
  • 5篇陈娟娟
  • 1篇丁秀明

传媒

  • 2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摇摆剪力墙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摇摆剪力墙,属于抗震结构体系领域。它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竖向耗能阻尼器和摇摆隔震支座构成,竖向耗能阻尼器对称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脚部并锚固在基础内,摇摆隔震支座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底部的中部位置并锚...
陈云吕西林蒋欢军高帅陈娟娟
文献传递
一种限位拉压弹簧支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位拉压弹簧支座,涉及抗震支座技术领域,包括上部柱体和下部基础;上部柱体和下部基础之间连接有螺旋弹簧支座;螺旋弹簧支座包括:上部钢板、下部钢板和螺旋弹簧,上部钢板与上部柱体的底面固定;下部钢板与下部基础的...
陈云彭世震高帅陈聪戴轶苏
一种可更换连梁的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连梁的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整体结构性能目标;S2确定屈服段可更换连梁布置方案;S3屈服段可更换连梁刚度计算;S4非屈服段连接梁和预埋型钢的强度验算;验算屈服段可更换连梁抗弯承载...
陈云高帅董金爽陈聪
带可更换连梁的自复位剪力墙
本发明是一种带可更换连梁的自复位剪力墙,属于抗震结构体系领域。它由可更换连梁和与之相连的自复位剪力墙构成,所述的可更换连梁由可更换段和非屈服段构成,所述的自复位剪力墙为后张拉无粘结预制剪力墙。本发明概念清晰,施工方便,能...
陈云吕西林蒋欢军高帅陈娟娟
文献传递
一种人工模拟湿地除磷混凝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模拟湿地除磷混凝土装置,用于模拟湿地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除磷机构为由上至下设置的玻璃水槽,污水可以输送到玻璃水槽中,并从上方的玻璃水槽依次流经到下方的玻璃水槽中,在玻璃水槽内设置有入水口挡板和出水...
张楠楠廉法钦符琼林高帅章文军胡珊鲁刘磊汪峻峰
文献传递
一种现浇的透水人工海参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浇的透水人工海参礁,包括人工海参礁,所述人工海参礁左右两侧中部偏下位置均水平对齐开设有吊装圆孔。本实用新型的透水人工海参礁主体为一体的空心矩形结构,矩形侧面分布有八个圆形孔洞,矩形顶面为波浪形,底面...
林培桐陈逸明符琼林冯钰洁高帅殷守义张楠楠
一种可抗淤泥且可投放打捞的人工鱼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抗淤泥且可投放打捞的人工鱼礁,包括鱼礁,所述鱼礁上部设为弧部;鱼礁上部左右两端面呈屋檐状部;鱼礁下部左右两端部呈上翘部。本实用新型设计成具有对称性的弧顶屋檐型,有弧度和折度;顶部设计成弧形凸起,上部...
陈逸明林培桐符琼林冯钰洁高帅殷守义张楠楠
带可更换连梁的自复位剪力墙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可更换连梁的自复位剪力墙,属于抗震结构体系领域。它由可更换连梁和与之相连的自复位剪力墙构成,所述的可更换连梁由可更换段和非屈服段构成,所述的自复位剪力墙为后张拉无粘结预制剪力墙。本实用新型概念清晰,施工...
陈云吕西林蒋欢军高帅陈娟娟
文献传递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及耐高温性能研究
本文利用矿粉、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碱矿渣-粉煤灰砂浆,在此基础之上,优化配合比,采用热养护的方式制备了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AUHPC)。探究高温对碱矿渣-粉煤灰和A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
高帅
关键词: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物相组成孔结构
养护温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研究了养护温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和压汞法(MIP)对不同养护温度下RPC的孔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使用红外光谱(IR)与扫描电镜(SEM)分别对RPC的水化程度与微观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PC的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在250℃高温养护下达到最大值303.5 MPa。X-CT测量了孔半径6~220μm之间的孔洞,孔数主要分布在10~40μm的范围内。MIP测量的孔半径范围为0.003~60μm,浆体内孔体积主要分布在3~10 nm的范围内。两种测试方法均显示高温养护能细化孔隙,但X-CT能更精确地呈现样品中微米级别孔洞的孔体积和孔数分布。此外,IR分析表明RPC胶凝体系的水化程度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提升。通过SEM观察,发现在高于250℃的养护温度下浆体孔洞内壁生成了针状硅酸钙。显然,高温养护能够提升水化程度,细化RPC的孔结构,改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抗压强度,但养护温度高于250℃时抗压强度略有下降。
林剑吴岳峻高帅鲁刘磊汪峻峰
关键词:高温养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