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14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不同助听模式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家庭生活质量 202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助听模式的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家庭生活质量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75例,其中58例符合纳排标准且连续随访1年而被纳入研究,按助听模式将儿童分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CI)21例,双耳双模式组(CI+HA)8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组(BCI)29例。采用听觉能力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评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SIR)评分、父母版言语空间特性量表(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parent's version,SSQ-P)评分及听力植入体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表(children using hearing implants quality of life,CuHI Qol)评估患儿听觉言语能力和家庭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CI组、CI+HA组、BCI组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BCI组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均高于CI+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HA组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均高于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组、CI+HA组、BCI组言语感知评分、空间听力评分、听力音质评分、SSQ-P评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CI组、CI+HA组、BCI组SSQ-P评分均呈逐渐递增趋势。CI组、CI+HA组、BCI组不同时间点CuHI Qol评分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CI组、CI+HA组、BCI组家庭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术后6个月,BCI组家庭生活质量最高,术后12个月,CI+HA组家庭生活质量评分上升明显。CuHI Qol评分与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I具备双耳信息整合功能,空间听力优势较双耳双模式及单侧CI更明显,是极佳的助听补 孙琴枝 刘佩 葛蕾 汪璐璐 朱子秀 胡翠霞 张标新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 语前聋儿童 家庭生活质量 不同家庭状况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家庭状况对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4月75例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6岁儿童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庭状况(常居地、就学地点、经济状况、语言、主要教育者及其文化水平)儿童术后12个月听觉言语分级差异。结果 75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CAP平均分级分别为1.00、2.60、4.73、6.50级,SIR平均分级分别为1.00、1.54、2.51、3.53级,每相邻2个时间段的分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去大城市就学、说普通话家庭和家庭主要教育者为父母的儿童术后12个月CAP分级高;术后12个月说普通话家庭儿童的SIR分级高于说方言家庭儿童;家庭主要教育者的文化程度越高,术后12个月时患儿的CAP及SIR分级越高。结论儿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康复时间和家庭教育氛围有明显关系,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越高,交流语言为普通话者术后康复效果好。 张标新 邱建新 虞银香 胡翠霞 童步升 刘志尊 朱子秀 赵德娟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家庭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108例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和冰袋颌下冷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进颌下冷敷装置,并结合知识讲授、注意力转移等措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分别在术后6h、术后1~3d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6h、1d、2d及3d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采用改进颌下冷敷装置联合其他非药物性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 张标新 李伦兰 朱子秀 刘志尊 胡少华 胡翠霞 虞银香 赵德娟关键词: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 疼痛 冷敷 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术后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可帮助家长提高疾病认知,促进健康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张标新 胡翠霞 刘志尊 邱建新 汪咏梅 蔡恩 朱子秀 张娇娜 刘静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 人工耳蜗植入术 分级气道湿化管理策略在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分级气道湿化管理策略在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3例行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根据痰液性状进行间断雾化湿化,观察组依据痰液黏稠度、痰液性质及量、套管类型、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将气道状况分成三级,实施分级气道湿化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满意度、气道并发症及患者体验。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觉不适、睡眠影响情况、日常活动影响情况、湿化耗时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实施分级气道湿化管理策略,可满足不同状况下气道湿化需求,改善患者气道湿化体验,提高气道湿化满意度,降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为气道湿化精准管理提供依据,在临床的积极意义值得借鉴。 胡翠霞 张标新 朱子秀 赵德娟 孙夏炎 刘静 刘业海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了解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卫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7月30日至12月30日选取2-7岁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212名为研究对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家庭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并对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人数为56名,检出率为26.42%;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问题组儿童FES-CV亲密度、组织性、知识性得分低于无行为问题组,矛盾性高于无行为问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前听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家庭结构、主要教育者及学历、父母角色、是否独生子女等有关(P〈0.05)。结论 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受家庭的多因素影响,应从家庭干预入手,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虞银香 张标新 赵德娟 邱建新 童步升 胡翠霞 贾南德拉.撒关键词:听力障碍 儿童心理学 儿童行为 本科生护理技能竞赛促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升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索本科生护理技能竞赛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总结分析竞赛培训组织、选手选拔、师资遴选及培训方案实施经验,通过竞赛前后培训教师及参赛学生的知识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的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竞赛成效。结果形成竞赛专用技术操作流程及案例题库,建立了竞赛培训师资库,针对难点问题积极应对。竞赛培训后教师的理论技能、护理查房、教学质量以及参赛学生的理论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均较培训前明显提升(P<0.05)。结论技能竞赛培训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深度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竞赛成功经验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规范,使教者更专业,学者更主动,全面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促进护生临床思维和专业核心能力持续提升。 张标新 胡少华 胡翠霞 丁金霞 孙琴枝 王伊春关键词:技能大赛 临床护理教学 临床思维 教学质量 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方法44例听障儿童按助听模式分为助听器(hearing aid,HA)组(HA组)14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组(CI组)21例,双耳双模式组(CI+HA组)9例,分别于康复训练前、训练6、12、18、24个月后采用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比较不同助听模式下三组儿童的言语康复效果。结果①在康复训练18、24个月时HA组和CI+HA组儿童语音清晰度及表达能力优于CI组,康复12个月时语法能力优于CI组,在康复12、18个月时理解能力优于CI组(P<0.05)。②康复12个月时,三组儿童词汇量、理解能力、语音清晰度、语法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均较康复前显著提升(P<0.05)。③康复6个月时CI组和CI+HA组语法能力即较康复前显著改善(P<0.05);而康复12个月时HA组才明显改善,进步速度明显低于CI组和CI+HA组。④与康复前相比,三组儿童在康复6个月后SIR得分均显著提升(P<0.05),随康复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而不同助听模式儿童SI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三组儿童总体平均语言年龄与SIR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结论CI+HA双模式助听对于极重度听障儿童是较好的听力补偿方式;双耳残余听力较佳时,HA仍是提高其言语能力的适用选择;无论何种助听模式,均需早期联合康复干预,最大程度改善儿童言语能力。 孙琴枝 张标新 葛蕾 胡翠霞 朱子秀 沙沙 王娟关键词:儿童 语言能力 术前行为训练及心理干预对FESS术后患者躯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张标新 赵德娟 胡翠霞 朱子秀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客观结构化考核案例编制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基于临床思维能力编制护理本科实习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案例。方法 通过成立编写小组、收集临床典型真实案例、专家现场咨询,编制护理本科实习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案例,专家和学生分别采用案例评价表和模拟教学设计量表进行案例质量评价。结果 形成了涵盖人体14类疾病系统的28个护理本科实习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案例,专家对案例评价表6个维度的质量评分均在4分以上,学生对模拟教学设计量表5个维度的评分均在4.5分以上。结论 编制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案例整体质量较高,适用于护理临床考核。 张标新 汪璐璐 方常君 胡翠霞 刘欣 张纯靖 崔圆圆 吴婷关键词:临床思维能力 护理本科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