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娟
- 作品数:40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双基因敲除减毒单增李斯特菌(ΔactA/ΔinlB)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初步鉴定被引量:3
- 2016年
- 减毒单增李斯特菌具有成为疫苗活载体的潜力,可同时引起MHCⅠ和MHCⅡ类抗原递呈系统,具有强烈激发CD8+和CD4+细胞免疫的能力。构建毒力基因缺失菌株进而评估其生物活性对于其作为疫苗活载体的开发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单缺失菌株Lm-△act A和双缺失菌株Lm-△act A△/inl B,从生长状态、毒力基因表达和对Hep G2细胞侵袭能力方面探讨减毒菌株生物学特性。生长活性测定显示两种减毒菌株和野生型Lm(EGD-e)三者生长状况无差异;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act A基因缺失后,inl A基因表达水平上升两倍;act A和inl B基因双缺失后,plc B和hly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侵袭Hep G2细胞结果显示act A基因缺失后侵袭能力增强、act A和inl B基因共同缺失后侵袭能力减弱。因此,减毒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特性研究不仅对食源性致病菌Lm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构建预防人类和动物疫病的疫苗载体奠定了基础。
- 丁承超曾海娟钟菲菲陈国薇董庆利谢曼曼吴嫚刘武康刘箐
- 关键词:疫苗载体ACTA生物特性细胞侵袭
- 基因dat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影响
- 2018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基因dat编码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将D-谷氨酸转变为D-丙氨酸,后者是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组成成分。在Lm野生株EGDe actA及inlB双基因缺失株(EGDeΔactAΔinlB)的基础上,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进一步构建了缺失基因dat的菌株(EGDeΔactAΔinlBΔdat),并对该缺失菌株生长状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细胞侵袭及生物被膜的形成量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运用Real Time-PCR(RT-PCR)测定Lm毒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基因的缺失对突变菌株的生长能力以及生物被膜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导致毒力基因srt A、plc A表达量下调,VIP、inlA表达量上调,对Coca-2细胞的侵袭无影响。此缺失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基因dat的功能提供了材料。
- 曾海娟谢曼曼丁承超刘武康董庆利刘箐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基因敲除RT-PCR细胞侵袭生物被膜
- 免疫层析试纸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4年
- 免疫层析试纸因其使用方便,耗时少,结果稳定,价格相对低廉,可适用现场和家庭检测,在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有效普及。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快速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免疫层析试纸技术的简介、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评述,以期为免疫层析试纸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 李建武宋春美刘芳吴淑燕李浩林刘程邱实曾海娟吴嫚刘箐
- 关键词:食品安全
- 弧菌外膜蛋白OmpK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被引量:1
- 2017年
- 制备弧菌外膜蛋白K(outer membrane protein K,Omp K)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野生株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的Omp K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肿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采用有限稀释法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小鼠体内诱导制备腹水,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和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最终获得能稳定分泌抗Omp K的两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Omp K-Mab-4B7、Omp K-Mab-3C5,2株杂交瘤细胞系所分泌的Mab亚类均为Ig G1,效价达1∶128 000,抗体3C5、4B7的敏感度IC50分别为2.5、5.0μg/m L。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可以与本实验室12株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 A、B、C、D、E、F、G、H、I、J、ATCC17802、ATCC33847)的外膜蛋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反应,与4株溶藻弧菌中的3株(V.alginolyticus A、B、C)外膜蛋白能够较好的结合,与1株鳗弧菌(V.anguillarumMVM)外膜蛋白也有轻微的结合反应,实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弧菌Omp K的基础研究和快速检测。
- 李杰丁承超翟续昭王广彬刘武康谢曼曼曾海娟王淑娟孙静娟董庆利刘箐
- 关键词:弧菌单克隆抗体
- 单增李斯特菌prsA1基因的截短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 2018年
-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引发李斯特菌病,对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prsA1具有保守性和特异性,利用Signal P 4.1 Server程序、TMHMM Server V.2.0程序和SEPPA 2.0程序预测了Prs A1的信号肽段、跨膜区域及空间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Prs A1的N端含有信号肽段及跨膜区且该蛋白具有良好抗原表位结构,因而可作为检测靶标。在此基础上,采用PCR法获得prsA1的非跨膜区序列即Δ84prsA1,构建重组质粒pET30a-Δ84prsA1并转入到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Δ28Prs A1,Ni-IDA柱亲和纯化重组蛋白Δ28PrsA1,以纯化的Δ28PrsA1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高达1∶128 000。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从单增李斯特菌中提取的PrsA1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检测靶标并分析抗原表位结构,最后成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为单增李斯特菌检测靶标的筛选和免疫学检测提供了实践基础。
- 孙静娟邱景璇曾海娟丁承超王广彬李杰王淑娟刘箐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及其单抗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两株由同一次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产生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它由小鼠杂交瘤细胞系5...
- 刘箐曾海娟
- 文献传递
- 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方法及其单抗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两株由同一次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产生的抗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结合...
- 刘箐李森曾海娟
- 文献传递
- 果斑病菌单抗及其杂交瘤细胞株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杂交瘤细胞株。所述单克隆抗体由保藏号为CGMCC NO.10413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10413。本发明的果斑病菌单抗可用...
- 曾海娟刘箐
- 文献传递
- 食源性致病菌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物中毒,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 曾海娟宋春美吴淑燕杨标李建武邱实刘箐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肠道传染病疫苗污染食品传播媒介经口感染
- 一种用于递送及表达外源抗原的减毒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递送及表达外源抗原的减毒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包括一种缺失毒力基因actA和inlB,并缺失了两个生长相关的基因dal与dat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减毒株,其中含有携带dat基因的质粒。进一步的,...
- 曾海娟刘箐王艳汪冠豪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