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新颖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神...
  • 1篇学法
  • 1篇学期教学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控制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活性
  • 1篇药房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直观教学
  • 1篇直观教学法
  • 1篇中绿原酸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机构

  • 3篇上海市中医医...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郑新颖
  • 2篇任世禾
  • 2篇许伟英
  • 1篇车京梅
  • 1篇王培珍
  • 1篇吴怡峰
  • 1篇谷晓颖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生地合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复方生地合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在0.0624-4.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高,可用于复方生地合剂的质量控制。
许伟英郑新颖谷晓颖任世禾
关键词:绿原酸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3月上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42例和观察组(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等;严密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FIB、PT、TT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LT和FIB高于对照组,PT短于对照组,TT和APT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XB2、6-K-PGF1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自行缓解,且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郑新颖
关键词:脑梗死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血小板活性
Ⅱ型糖尿病相关治疗药物新进展
许多糖尿病治疗药物在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却增加患者体重和低血糖风险.因此开发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风险、减轻体重、控制血压及调节血脂等的新药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从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血...
郑新颖谷晓颖车京梅
关键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并发症
文献传递
直观教学法在小学期中药房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见习是中医药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是中医药学生对中药再认识的一个过程.小学期中药房见习能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理性)和实际操作(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小学期中药房见习教学中引入'直观教学法'这一...
王培珍许伟英郑新颖任世禾
关键词:学期教学直观教学法
文献传递
泼尼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011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起始剂量为75 mg/次,2次/d,服用2周后,疼痛缓解者继续按照该剂量口服,未缓解者增加剂量至150 mg/次,2次/d,服用至第3周末仍未缓解者再增加剂量至3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 m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止痛起效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和24 h持续睡眠时间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24 h持续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24 h持续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郑新颖吴怡峰
关键词:醋酸泼尼松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VAS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