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磊

作品数:9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冻融
  • 2篇冻融循环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力学
  • 1篇导水
  • 1篇导水裂隙
  • 1篇导水裂隙带
  • 1篇导水裂隙带高...
  • 1篇动静组合加载
  • 1篇动载
  • 1篇冻融循环作用
  • 1篇冻融作用
  • 1篇断裂控制爆破
  • 1篇信号
  • 1篇信号特征
  • 1篇信号特征提取
  • 1篇岩爆
  • 1篇岩体
  • 1篇英文
  • 1篇应力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 2篇长沙矿山研究...
  • 1篇重庆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作者

  • 9篇翁磊
  • 8篇李夕兵
  • 2篇闻磊
  • 2篇刘科伟
  • 2篇吴秋红
  • 2篇谢晓锋
  • 1篇彭康
  • 1篇李地元
  • 1篇王泽伟
  • 1篇唐海燕
  • 1篇徐欣
  • 1篇周子龙
  • 1篇杜坤
  • 1篇黄麟淇
  • 1篇邓青林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Transa...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玲珑金矿松散围岩主巷变形破坏机制及支护对策被引量:6
2014年
为解决玲珑金矿处于冒落松散围岩内的运输主巷重新支护问题,分析该主巷的围岩变形特征,提出合理有效的支护对策。采用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对巷道穿越的围岩进行分级。分析巷道的破坏特征及其破坏原因。提出针对冒落松散围岩巷道的联合支护对策,其特点是:设计采用一种插入两帮岩体内的超前支护支承装置,为超前插杆提供稳固的支承点;采用U型可缩性钢拱架配合两帮外八字形钢管的整体支护结构,以减少两帮松散岩体向巷道内的挤压作用。对重新支护后的巷道进行83天的围岩表面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累积移近量不超过40 mm,两帮累积移近量不超过25 mm,且日变形速率降至0.15 mm/d,巷道围岩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翁磊李夕兵刘科伟黄麟淇徐欣
关键词:支护对策
冻融循环作用下花岗斑岩动载强度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对冻融前后的花岗斑岩进行相关静态、动态力学试验,获得试样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冲击动载应力–应变曲线。在Holmquist-Johnson-Cook(HJC)模型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经历不同冻融次数的花岗斑岩进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模拟。结合室内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花岗斑岩动载强度与应变率及冻融次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冻融前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形态有所区别,SHPB试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相同入射波情况下试样产生不同的应变率;SHPB试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得到的不同冻融次数下花岗斑岩HJC模型参数是可靠的,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是研究分析的有效方法,二者优势互补;花岗斑岩动态强度受冻融次数与应变率共同影响,其影响效应相反,相互耦合。岩石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动载强度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是冻融损伤条件下岩石动态本构关系研究的基础,对解决寒区露天边坡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闻磊李夕兵吴秋红翁磊苏伟
关键词:岩石力学冻融循环数值模拟
水耦合切割爆破机理的研究现状
2014年
水耦合切割爆破作为断裂控制爆破技术的一种,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际及矿山中。为更好地研究和运用这种爆破技术,从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总结了其断裂成缝的作用机理,最后探讨了水耦合切割爆破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何鼎翁磊
关键词:断裂控制爆破不耦合装药
屈曲型岩爆的发生机制及其时效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为分析深部巷道围岩层裂薄板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屈曲型岩爆发生的力学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深部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主应力的分异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三参量黏弹性本构关系,以屈曲型岩爆的层裂薄板结构为力学模型,推导出了二向受力下屈曲型岩爆的压屈时效方程,探讨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屈曲型岩爆的时效特征。结果表明:在以垂直应力为主导的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巷道顶部和底部的主应力水平在逐步减小,岩体能量逐步释放;而巷道两侧边墙的主应力出现严重的分异现象,切向应力变大而轴向应力减小,岩体能量向两侧转移并大量积聚。以水平应力为主的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围岩应力状态的演化过程及能量积聚特征与此相反。围岩层裂薄板结构形成后,在切向应力和轴向应力的二向应力作用下发生蠕变弯曲变形,经过一段时间,当变形达到某一限值时,层裂薄板结构就会发生屈曲失稳破坏并释放岩体内积聚的弹性变形能,产生延迟岩爆现象。
翁磊李夕兵周子龙刘科伟
PC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被引量:22
2017年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对煤矿安全开采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回归方法未考虑因素间相关系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选取采深、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硬度、岩层结构、顶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开采厚度和采空区斜长作为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煤层厚度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最大,其余各因素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较大,采深和开采厚度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较小;PC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且最大预测误差仅为5.58%。
谢晓锋李夕兵尚雪义翁磊邓青林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高度神经网络影响因素相关系数
动静载荷作用下含孔洞硬岩损伤演化的核磁共振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5
2015年
为研究含孔洞的岩石在动静载荷作用下的细观结构损伤破坏规律,对含圆形和方形孔洞的花岗岩试样分别进行不同轴向预静载、相同冲击动载下的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并对动静加载前后的试样进行核磁共振(NMR)测试,得到花岗岩试样的弛豫时间T2谱曲线、核磁孔隙度和核磁共振图像等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轴向预静载的增大,花岗岩受动力扰动作用后的T2谱峰值、谱面积以及核磁孔隙度均逐渐增大,岩石内部的损伤程度不断加剧,且当预静载大于10 MPa时,动力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劣化特性表现得越来越敏感。对比分析含圆形和方形孔洞试样的核磁共振特性试验结果,发现相同荷载条件下方形孔洞试样的损伤程度均大于圆形孔洞试样,这一规律在预静载大于10 MPa时表现得更突出。核磁共振图像直观反映出孔洞花岗岩在动静载荷作用下岩石内部的孔隙结构和损伤劣化的演变规律,为揭示深部硬岩巷道的动力破坏机制提供有意义的试验指导。
李夕兵翁磊谢晓锋吴秋红
关键词:岩石力学动静组合加载核磁共振
FSWT-SVD模型在岩体微震信号特征提取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岩体破裂信号与爆破振动信号难以识别的问题,采用傅里叶变换(FT)得到其频谱分布,并确定划分为6个频带提取信号特征。借助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SWT)将信号按上述频带切片并重构,再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得到上述频带重构信号所组成矩阵的奇异值σi(i=1,2,…,6),实现岩体微震信号的特征提取。进而对用沙坝矿120个岩体破裂和120个爆破振动信号展开FSWT-SVD分析,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奇异值矩阵进行分类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1)岩体破裂信号与爆破振动信号的奇异值σ1相差最大,σ2、σ4、σ5和σ6相差较大,而σ3差异不明显,且当σ1=8作为单一奇异值法识别分界值时效果最优,准确率达到了86.67%;(2)BP神经网络法分类识别结果较LR法、Bayes法和Fisher法优,SVD提取特征识别效果较能量比和相关系数优,FSWT重构矩阵提取的特征信息优于DWT重构矩阵提取的特征信息,且基于FSWT-SVD的BP法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1%。综上知,基于FSWT-SVD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岩体破裂与爆破信号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尚雪义李夕兵彭康王泽伟翁磊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特征提取模式识别
变温度区间冻融作用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及工程应用被引量:16
2017年
利用取自西藏玉龙铜矿的花岗岩试样进行变温度区间的冻融循环实验,分析饱水状态花岗岩在四种温度区间(-10℃~20℃、-20℃~20℃、-30℃~20℃、-40℃~20℃)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质量损失率、饱和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泊松比、冻融系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具体工程实例中,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冻融循环对花岗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边坡破坏模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温度下限的降低,花岗岩试样质量损失率、饱和吸水率、峰值应变略有增大,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有所减小,温度下限降低至-30℃以下时,花岗岩抗冻性由较好变为较差。温度区间是岩石冻融过程中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可为岩石冻融循环室内实验与寒区岩质边坡工程的有效结合提供参考。
闻磊李夕兵唐海燕翁磊
关键词:冻融循环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强度折减法
真三轴卸载试验中岩石的破裂特性(英文)被引量:15
2015年
深埋地下工程围岩常出现板裂化破坏,而对于板裂破坏的机理尚不明确。考虑到工程开挖卸载的应力路径,即"卸载最小主应力,保持中间主应力,增大最大主应力",为了揭示中间主应力对岩石板裂破坏的影响,开展真三轴卸载岩石压缩试验。通过监测试验过程中岩石试件的声发射和红外热辐射特性,分析岩石板裂破坏的发生和发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岩石的破坏模式逐渐由剪切破坏转变为板裂破坏。当中间主应力较小时,岩石的声发射为群震型;而当中间主应力较大时,岩石的声发射为主震型。在不同的中间主应力下,岩石的红外热辐射特性也不同。当中间主应力较小时,岩石试件的临空面上温度变化区域为剪切面,当中间主应力较大时,温度变化区域为岩石的整个临空面,进一步证明了岩石的破坏模式转变为板裂破坏。
杜坤李夕兵李地元翁磊
关键词:卸载声发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