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株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为进一步了解2014年分离自我国南方野鸟粪便中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de Bird/Hu N/SC1400/2014(H9N2)(WB/400/14)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化分析及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为333PAASDR↓GL340,其中不存在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氨基酸序列特征。该分离株不同基因片段来源较复杂,分别与H9、H6、H4、H1、H11、H10、H3等多种亚型的LPAIV同源性较高,呈现明显的多样性。感染性试验显示,WB/400/14不能够在SPF鸡和小鼠体内有效复制,但病毒感染SPF鸭后能够在部分脏器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且感染鸭能通够过咽喉和泄殖腔同时向外排毒,而同居感染鸭仅通过泄殖腔向外排毒,表明分离株在SPF鸭群中具有良好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I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 张芳王晶卢昆鹏肖丽彭志崔鹏飞关立峥邓国华陈化兰
- 关键词:野鸟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感染性
- 一株鸭源H8N4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本研究对2012年从湖南活禽市场中分离到的一株鸭源H8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duck/Hu N/S3160/2012(H8N4)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和进化分析,并对其进行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HA裂解位点序列为339PSIEPK↓GLF347,为典型的低致病性AIV特征。内部基因来源较复杂,Hu N/160/12的PB1、NS基因分别与A/spot-billed duck/Xianghai/427/2011(H5N2)和A/wild bird/Korea/A81/2009(H5N2)的同源性最高,其余内部基因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来自H2、H3、H4、H7、H10等亚型分离株,呈现明显的异源性。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病毒在SPF鸭体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外排毒,并且能够在气管、肾脏、盲肠扁桃体及法氏囊检测到病毒,而不能在鸡体内有效复制及排毒。对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仅在鼻甲和肺检测到病毒存在,其他脏器病毒滴定结果为阴性,体重呈一过性下降,表明该病毒为低致病性AIV。
- 王晶张芳卢坤鹏关立峥肖丽彭志邓国华陈化兰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分析
- 2009年-2014年我国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
- H3N2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广泛的感染宿主谱,除了可以感染野鸟和家禽外,还可以感染猪、犬、猫、雪貂等多种哺乳动物,而且是造成人的季节性流感最直接的病原之一.近年来的禽流感监测数据显示,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水禽中分离率相对...
- 关立峥张芳肖丽崔鹏飞胡永浩陈化兰邓国华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抗原性感染性
- 四株鸭源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鸡的感染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为评价鸭源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的感染风险,作者选取了4株HA基因位于不同进化分支的病毒进行了SPF鸡的感染性试验。结果表明,这4株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不需要提前适应就可以感染鸡,病毒对鸡不同脏器的组织嗜性存在较大差异。鸡感染病毒后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感染鸡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外排毒。此外,DK/ZJ/S4088/2013和DK/GZ/S1245/2013这两株病毒还可以由感染组的鸡传播给接触组的鸡。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4株鸭源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感染鸡并在鸡群间传播的潜在风险,在家禽的饲养和流通环节中应尽量避免鸡群与鸭群的接触。
- 崔鹏飞彭志张芳关立峥肖丽李莉莎邓国华陈化兰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3N8感染性
- 两株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进化分析和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解2015年分离自我国四川省野鸟粪便中的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ld Bird/SC/S1264/2015(H9N2)(WB/SC/264/15)和Wild Bird/SC/S1411/2015(H9N2)(WB/SC/411/15)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均为333PSRSSR↓GL340,符合低致病性AIV(LPAIV)的氨基酸序列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处的第226以及228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谷氨酰胺(Q)和甘氨酸(G),具有结合禽源AIV受体的分子特征。内部基因片段来源复杂,呈现明显的基因多样性。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这两个分离株只在小鼠的上呼吸道鼻甲中有效复制,小鼠体重变化轻微,未见明显临床症状。
- 肖丽崔鹏飞张芳关立峥施建忠邓国华陈化兰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野鸟感染性
- 两株H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解H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5年从我国南方活禽市场分离到的两株鸭源H1亚型AIV A/duck/Hu N/S10153/2015(H1N1)(简称Hu N/153/15)和A/duck/JX/S11233/2015(H1N3)(简称JX/1233/15)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进化分析,并对其进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两株病毒HA裂解位点均只含有一个碱性氨基酸,具有低致病性AIV(LPAIV)的分子特征,其中Hu N/153/15的内部基因片段来源复杂,呈现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小鼠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Hu N/153/15能够在小鼠的肺脏和鼻甲中有效复制,而JX/1233/15在小鼠的各个脏器中均未检测到病毒的复制,表明其暂时还不具备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本研究结果为H1亚型AIV的持续性监测和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 彭志崔鹏飞葛叶关立峥肖丽余兴龙邓国华陈化兰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1N1进化分析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