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媒体形象定位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对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网络媒体形象特点,将辅导员形象的塑造与自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辅导员网络媒体的形象定位即当好网络舆论的引导者、争做优秀的网络评论者、做好网络安全的管理者,不断促进实际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 黄龙刘荣朱竹青
- 关键词:自媒体辅导员
-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机制的构建
- 2021年
-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困难。传统的工作方式、育人机制亟待转变。高校要打破传统枯燥育人模式,坚持"因时而进",对症下"药",遵循育人规律,提高育人综合素质,搭建各高校学生管理协同工作体系,有效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 黄龙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
- “五位一体”高校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 2015年
-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新生入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体系的构建基于高等教育发展与学生特点,立足三个定位,明确新生适应性的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建立以环境适应性教育、人际关系适应性教育、学习方法适应性教育、学业规划适应性教育、心理适应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生教育体系。推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落实,实现三个转变,彰显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效。
- 黄龙刘荣朱竹青
-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 90后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
- 2016年
- 本研究以描述、分析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角度探讨培养途径和策略为目标。通过对常州科教城学生进行样本采集,运用社会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对90后大学生人际沟通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改善大学人际交往状况的建议。
- 黄龙刘荣朱竹青
- 关键词:人际沟通能力
- 教育现代化格局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与发展路径
- 2022年
-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教育现代化不断跨上新台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切入口,是促进中国经济升级的战略支撑。在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制于发展视野、发展理念及发展环境等多重因素约束。处在教育现代化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要全面打破“舒适圈”,最大限度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推进地方本科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拓展地方本科高校对外开放的新视野,健全地方本科高校的支撑与落实机制,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激活高校发展的新动能,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 黄龙
-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地方本科高校
- 独立学院贫困生学业规划模式探讨
- 2015年
- 构建独立学院贫困生学业规划模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秉承跟进式教育的理念,建立全员参与和全程指导的机制,从思想、心理、勤工俭学等诸多方面开展工作,以谋求系统功效。
- 朱竹青黄龙刘荣
- 关键词:贫困生学业规划科学发展观跟进式教育
- 新时代高校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内涵建设探析
- 2023年
- 正确认识青年在新时代的政治地位和历史贡献是确定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的前提。文章提出,在新时代做好高校青年思想引领工作,高校应当掌握当前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最突出的特点,筑牢思想“主心骨”,把准时代“方向盘”,凝聚价值“公约数”,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
- 黄龙
- 关键词:青年
-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和实现进路
- 2024年
-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系下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推进“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筑牢一站式社区建设的引领力、激活一站式社区建设的内生力、夯实一站式社区建设的支撑力等方面落细落实,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的一站式社区育人生态。
- 黄龙
- 关键词:逻辑理路价值意蕴
- 跟进式教育视角下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16年
- 从跟进式教育理念与内涵入手,分析"跟进式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解决途径,搭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借鉴。
- 黄龙刘荣朱竹青
- 关键词:跟进式教育工科大学生
- 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5
- 2014年
- 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努力搭建创新平台,大力拓展创新途径,完善创新保障机制,初步构建起一套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 刘荣黄龙朱竹青
- 关键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