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俊婷

张俊婷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道路收费
  • 3篇用户
  • 3篇ATIS
  • 2篇汽车
  • 2篇汽车共享
  • 2篇结构方程模型
  • 2篇城市交通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娱乐
  • 1篇多用户
  • 1篇信息使用
  • 1篇行程时间估计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策略
  • 1篇叙事手法
  • 1篇学术
  • 1篇用户均衡
  • 1篇用户知识
  • 1篇真人
  • 1篇真人秀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7篇安徽大学
  • 3篇江汉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篇张俊婷
  • 8篇周晶
  • 7篇鞠鹏
  • 3篇徐红利
  • 3篇陈星光
  • 1篇王文韬
  • 1篇陈华友
  • 1篇刘凯
  • 1篇廖瑞辉
  • 1篇杨敏

传媒

  • 2篇系统工程
  • 2篇运筹与管理
  • 1篇现代情报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交通信息与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认知负荷视角下数字图书馆用户从众信息使用行为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意义]认知负荷是从众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认知负荷视角出发,对数字图书馆环境下从众信息使用行为及其前置动因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信息使用活动中的从众行为,为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结合从众行为相关研究和认知负荷理论构建研究模型;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308份有效样本数据;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模仿他人、导航结构和流体验显著正向影响从众信息使用意愿,任务复杂度对从众信息使用意愿的影响被流体验所抑制;流体验和任务复杂度显著正向影响模仿他人,导航结构对模仿他人的影响不显著;模仿他人分别部分中介任务复杂度、导航结构、流体验对从众信息使用意愿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提供商和用户层面出发,为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用户服务优化及信息使用行为引导提供若干建议。
曹芬芳程静叶顺强张俊婷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从众行为数字图书馆
基于TAM和TPB整合模型的汽车共享使用意向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框架,引入政府政策和出行方式选择习惯两个变量,在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汽车共享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态度、主观规范、政府政策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汽车共享使用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出行方式选择习惯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提出了推动汽车共享发展的措施建议。
鞠鹏周晶陈星光张俊婷
关键词:汽车共享汽车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贡献博弈分析及启示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意义]从博弈视角出发,基于不完全信息多阶段博弈模型对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知识贡献进行研究。根据用户在学术社交网络中知识贡献及接受所采取的不同博弈策略进行分析,为优化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服务总结相关启示。[方法/过程]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对学术社交网络中知识贡献者及免疫者的复制动态博弈方程进行假设和数学推演。[结果/结论]当贡献者贡献知识的成本降低、得益提高时,贡献者更趋向于执行强贡献博弈策略,反之,则更趋向于执行弱贡献博弈策略;当免疫者意识到不接受贡献知识可能的损失(机会成本)增大时,免疫者更趋向于采取弱免疫博弈策略,反之,则会趋向于执行强免疫博弈策略。据此,提出相关研究启示。
王文韬张俊婷李晶张震杨敏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用户知识贡献
ATIS和道路收费下的混合随机用户均衡的效率损失被引量:8
2017年
在ATIS作用下的交通网络中,用户在交通信息的接受程度上是异质的;考虑到装有ATIS的用户并不总是遵循ATIS的建议,因此,引入信息遵从率这一参数,将所有用户分为三类:安装并遵从信息、安装但不遵从信息和不安装的用户;均按照随机用户均衡的方式进行择路,但对出行时间有不同的感知。同时考虑存在道路收费的情形下,用户在时间价值上是异质的。综合考虑交通信息与道路收费的影响,基于用户两方面的异质性,对其进行合理分类,构建了多用户多准则的混合随机均衡模型及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当收费不作为系统总成本的一部分时,建立了时间准则与费用准则下的系统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分别研究了两种准则下混合均衡相对于系统最优的效率损失,给出了效率损失上界,并进一步分析了效率损失上界与各参数间的关系;交通管理者可以从道路收费策略的实施、信息诱导系统的完善等角度进行路网的改造和优化设计。
张俊婷周晶陈星光鞠鹏
关键词:ATIS道路收费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决策方案的选取模型和应用研究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犹豫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知识缺乏,从而使得认知结果表现为肯定、否定或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犹豫性这三个方面,因此直觉模糊信息的研究有着较高...
张俊婷
关键词:直觉模糊集
文献传递
ATIS和道路收费下混合SUE相对于SSO的效率损失被引量:1
2017年
在ATIS和道路收费共同作用的异质性交通网络中,基于用户在信息接受程度与时间价值上的异质性,对用户进行合理分类,所有用户均按照随机方式进行择路.构建了多用户混合随机均衡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以及多用户随机社会最优模型.以用户感知的总出行成本作为系统性能评价的指标,当收费作为系统总成本的一部分时,分别在时间准则与费用准则下研究了多用户混合随机均衡相对于随机社会最优的绝对效率损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准则下的绝对效率损失上界与路段出行时间函数和混合随机均衡时系统的实际总出行时间有关,费用准则下的绝对效率损失上界还与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性和随机社会最优时系统的实际总出行时间有关.
张俊婷周晶陈星光鞠鹏
关键词:ATIS道路收费随机用户均衡
基于空间型马尔科夫链的行程时间估计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行程时间不仅与起讫点的需求量有关,而且与道路的空间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马尔科夫链主要应用于时间序列,未考虑空间结构的影响,不能有效地揭示出行行为的空间特征;本文将其应用于空间序列,建立了基于空间型马尔科夫链的道路行程时间的估计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了相邻路段上行程时间的二维散点图,揭示了行程时间具有空间相关性;通过应用空间型马尔可夫链,将相邻路段上行程时间的相关性进行整合,构造出若干条马尔科夫路径,进而对道路的行程时间进行估计。最后,将模型应用到实际道路中,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张俊婷周晶徐红利鞠鹏
关键词:行程时间估计
基于混合选择模型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为了深入分析出行者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首先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将对汽车共享选择行为具有影响的心理因素整合到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之中,形成混合选择模型.然后,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数据,运用混合选择模型对出行者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对于汽车共享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等心理态度潜变量对其选择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选择模型比传统不带潜变量MNL模型对实证数据具有更高的拟合度.
鞠鹏周晶徐红利张俊婷
关键词:交通工程汽车共享
出行者信息类型偏好对其路径选择行为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城市交通系统本质上是由大量个体出行行为聚集形成的宏观系统,对于城市交通管理者而言,研究微观个体出行者的自身内在因素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是制定相关有效管理措施的前提。通过RP调查方法,获取了城市交通出行者个体属性(性别、年龄和驾龄)、信息类型偏好(描述性信息和规范性信息)以及路径选择偏好(最短路径、可接受路径以及固定路径)数据。基于调查数据,研究构建了城市交通出行者信息类型偏好对其路径选择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拟合分析,探讨了城市交通出行者的个体属性及信息类型偏好,对其路径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交通出行者个体属性间的差异,使得他们偏好于不同类型的交通信息,有着不同的路径选择行为;描述性信息能够使得城市交通出行者更加倾向于选择最短出行路径,而规范性信息能够使得城市交通出行者更多地打破其固定路径选择行为;但是在交通信息影响下,仍有部分出行者倾向于选择固定路径,即使该固定路径并非是最优出行路径。文中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交通管理者更好地去预测,在交通信息影响下不同类型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变化情况。
刘凯刘凯周晶张俊婷
关键词:城市交通路径选择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的主干道出行时间估计模型被引量:7
2014年
出行时间是评估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与实施信息诱导的重要依据。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利用视频检测器采集的瞬时车速数据和信号配时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应用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的方法,建立主干道出行时间的估计模型。该模型利用瞬时车速与平均车速的转化关系,估计平均车速,进而估计路段的出行时间;并以平均行程速度的阈值界定路段的拥堵与畅通情况,将各路段是否拥堵定义为主干道系统的状态,构造一个无记忆性的马尔科夫随机过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淮安市某主干道上,在交通高峰段与非高峰段,对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张俊婷周晶徐红利鞠鹏
关键词:主干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