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燕

作品数:9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脑缺血
  • 4篇脑卒中
  • 3篇电针
  • 3篇学习记忆
  • 3篇再灌注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灌注
  • 2篇动功
  • 2篇穴位
  • 2篇穴位电刺激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上肢
  • 2篇神经营养

机构

  • 9篇福建中医药大...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9篇李春燕
  • 6篇陈立典
  • 5篇林如辉
  • 4篇吴毅
  • 4篇唐朝正
  • 4篇陶静
  • 4篇贾杰
  • 4篇张晓莉
  • 4篇李晓洁
  • 3篇丁政
  • 2篇陈创
  • 1篇何志杰
  • 1篇卓沛元
  • 1篇孙莉敏
  • 1篇王金宇
  • 1篇王桂丽
  • 1篇丁力
  • 1篇周一平
  • 1篇牛文秀
  • 1篇陈吉祥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 ACh R)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均15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参照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电针神庭、百会穴,共7d,每次30min。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测大鼠海马区α7n Ach R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α7n ACh R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游泳速度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区CA1区α7n ACh R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整个海马区α7n ACh R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加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上调海马区CA1区α7n ACh R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整个海马区α7n ACh R蛋白的表达(P<0.01),同时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损伤。结论:电针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保护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α7n ACh R表达有关。
李春燕彭洪卫李晓洁林如辉陶静陈立典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学习记忆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0
2015年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和6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及6周后,治疗组FMA-UE、MSS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唐朝正李春燕张晓莉王金宇刘智岚何志杰吴毅贾杰
关键词:脑卒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手功能上肢
电针神庭、百会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磷酸化的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探讨电针神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分配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神庭、百会穴干预7d。各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TTC染色观察缺血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CA1区p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鼠到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长些(P<0.01),通过平板的次数少些(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显著短些(P<0.05),通过平台的次数显著多些(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p-CREB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而BDNF光密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p-CREB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而BDNF光密度也增加(P<0.05),梗死的体积则小些。结论:电针神庭、百会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侧海马CA1区pCREB,BDNF的表达有关。
李晓洁俞坤强赵从快彭洪卫李春燕卓沛元林如辉陶静陈立典
关键词:电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2
2014年
目的 观察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34例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40 min运动想象治疗和60 min任务导向训练,对照组患者则接受40 min康复宣教和60 min任务导向训练,上述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运动活动日志-14项(MAL)中的患手使用频率(MAL-AOU)和患手动作完成质量(MAL-QOM)进行功能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MBI、MAL-AOU和MAL-QOM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MA-UE、MBI、MAL-AOU和MAL-QOM评分分别为(38.61±5.86)分、(80.55±7.25)分、(2.55±0.45)分和(3.12±0.59)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31.87±6.31)分、(73.12±9.63)分、(1.78±0.71)分和(2.38±0.76)分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进一步促进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治疗作用优于单纯的任务导向训练.
唐朝正丁政李春燕陈创丁力张晓莉王桂丽陈立典吴毅贾杰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
电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脑影像结构和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神庭、百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大鼠予以电针神庭、百会,共7d。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小动物MRI、TTC染色检测脑梗体积,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可以明显改善MCAO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和减少错误率,并能减小大鼠脑梗死体积,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大鼠脑线粒体、核膜等超微结构改善明显。结论:电针神庭、百会能够减小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的超微结构,改善MCAO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林如辉俞坤强李晓洁赵从快李春燕
关键词:电针脑梗死体积超微结构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素受体p7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45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模型组、电针组用线栓法制备左侧局灶性脑缺血1.5 h再灌注模型。电针组电针神庭、百会穴7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Longa评分法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受体p75(p75NTR)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1);缺血侧海马区细胞损伤较轻,BDNF表达明显升高(P<0.01),p75NT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和下调p75NTR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李晓洁林如辉陶静赵从快俞坤强李春燕彭洪卫陈立典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学习记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镜像疗法结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伴单侧忽略患者手部运动功能障碍一例被引量:7
2014年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MN)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意大利帕尔马夫大学Rizzolatti等[1]学者提出,其是在研究恒河猴运动前区中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时被发现,足指个体在执行某个行为或观察其它个体执行同一行为时均会发放冲动的神经元[2]。MN是近十年来神经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分布于不同脑区的MN构成了MN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MNS),该系统能较好地协调动作感知与动作执行功能。
唐朝正丁政张晓莉李春燕牛文秀陈立典吴毅贾杰
关键词:镜像神经元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区F-actin、MAP-2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EA)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海马区F-actin、MAP-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1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电针组于脑缺血2小时再灌注后开始电针督脉“百会”、“神庭”穴;TTC染色观察动物脑组织梗塞情况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左侧海马区F-actin、MA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F-actin、MAP-2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②TTC染色显示,电针组大鼠梗塞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说明经过电针治疗后,其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脑部损伤有一定恢复。结论:电针干预后能显著增加大鼠海马区F-actin、MAP-2的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后突触重塑和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从而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
周一平陈吉祥吴羽楠林浴坤李春燕林如辉陶静陈立典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神庭F-ACTINMAP-2
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踝关节控制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踝关节控制的影响。方法将32例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30min的经皮穴位电刺激和60rain任务导向训练,对照组则增加30min假经皮穴位电刺激和60min任务导向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6周后,采用改良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mFMA—LE)、综合痉挛量表(CSS)以及步行相关改良Barthel指数(wr—MBI)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踝关节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3周和6周后,2组患者的mFMA—LE,CSS和Wr-MB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mFMA—LE和wr-MBI评分分别为(14.12±3.35)分和(28.62±6.45)分,治疗6周后,其mFMA-LE、CSS和wr-MBI评分分别为(17.06±2.64)分、(9.06±1.48)分和(31.75±5.17)分,上述治疗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显著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并增强其踩关节的控制能力。
唐朝正丁政陈昌成陈创李春燕张晓莉孙莉敏吴毅贾杰
关键词:脑卒中经皮穴位电刺激下肢运动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