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君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 2015年
-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 PSC)技术在疾病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JAK2V617F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患者携带的一种重要突变。该研究采用非整合型质粒重编程携带JAK2V617F突变的PV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携带JAK2V617F突变的i PSC。结果表明,通过这种途径形成的i PSC系可稳定传代,多能性基因表达水平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类似,可稳定地在体内分化形成三胚层结构并携带不同负荷的JAK2V617F突变。这为研究JAK2V617F在PV中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开发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模型。
- 汪文君邢文白洁刘淑平许静纪光臻袁卫平张孝兵程涛周圆杨逢春
-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JAK2V617F
- iPS细胞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细胞)是指将一些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入已分化的成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形态及功能上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的一类细胞。因此,i PS细胞技术避免了传统ES细胞在临床应用方面的道德伦理问题,使其在再生医学、疾病建模、新药筛选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近年来,i PS细胞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包括体外诱导生成造血干/祖细胞、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基因治疗单基因遗传病等。该文对i PS细胞诱导重编程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汪文君邢文周圆杨逢春
-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疾病模型基因治疗重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