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彬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能谱CT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诊断直肠癌分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口服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均于CT检查前行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胃肠低张造影,并在能谱成像模式下行腹盆腔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取直肠癌的最佳对比噪声比图像,评估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分期进行对照;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能谱曲线法评估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N分期进行对照。结果① 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直肠充盈及病灶显示满意;②最佳单能量图像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符合率为83.0%(39/47),与病理T分期相关性一般(Kappa=0.713,P<0.001);③传统方法诊断N分期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72%、80.95%、76.92%、73.91%、83.33%,与病理N分期相关性一般(Kappa=0.574,P<0.001);能谱曲线法诊断N分期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3%、75.00%、100.00%、100.00%、83.87%,与病理N分期相关性较好(Kappa=0.772,P<0.001)。能谱曲线法对N分期预测的Youden指数高于传统方法(0.64比0.58)。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胃肠低张造影可提供良好的直肠背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直肠检查方法,结合能谱CT成像可显示病灶细节和判断淋巴结的同源性,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直肠癌术前T、N分期。
- 王传彬程涛
- 关键词:直肠肿瘤甘露醇等渗溶液肿瘤分期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5例多形性腺瘤、18例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85例多形性腺瘤全部单发,男女比例接近,绝大多数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缓慢延迟强化,约一半病灶出现强化范围扩大、实性成分强化不同步的特点;18例腺淋巴瘤几乎全部发生于老年男性,绝大多数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快进快退模式。2在瘤体最大径、左右侧分布、深浅叶分布、边界是否清晰、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外结节、有无下颌后静脉移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多发、肿瘤形态、象限分布、有无贴边血管征、有无胸锁乳突肌受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及双期增强CT值、各期CT值增加幅度及强化范围有无扩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有效将二者鉴别。
- 王传彬王传彬曹东兴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