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较超声与增强CT经皮穿刺混杂密度胸部病变
- 2022年
- 目的经皮穿刺混杂密度胸部病变时,比较超声引导与增强CT引导两种手段间在穿刺成功率、病理诊断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20年6月CT显示胸部混杂密度病变328例,CT显示病变内部密度不均,且病变与胸壁相贴,其中超声引导组136例(超声引导穿刺)和增强CT引导组192例(对照术前增强CT引导穿刺),对比两组间穿刺成功率、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超声引导组穿刺成功率[94.12%(128/136)]、并发症发生率[8.82%(12/136)]与增强CT引导组穿刺成功率[93.75%(180/192)]、并发症发生率[9.38%(18/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病理诊断符合率[81.25%(104/128)]低于增强CT组病理诊断符合率[97.78%(17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3,P<0.001)。结论增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混杂密度胸部病变可识别病变活性区,避开大血管及不张肺,较超声引导下取材更加准确有效。
- 董亮崔文超周青张龙云周炜张欣赵超
- 关键词:超声混杂密度胸部病变经皮穿刺
- 聚桂醇与无水酒精应用于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聚桂醇与无水酒精在肝肾囊肿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肝肾囊肿患者51例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1%聚桂醇硬化治疗;对照组63例,行传统无水酒精硬化治疗,术后1、3、6个月随访囊肿缩小情况,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囊肿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有效率达到100%。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治愈率分别为94.7%和98.4%(P>0.05),但观察组腹胀痛、发热及醉酒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桂醇治疗肝肾囊肿与无水酒精有相同的效果,但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后者,有望替代无水酒精用于治疗单纯性肝肾囊肿。
- 周青董亮崔文超张龙云张欣周炜赵超纪永利
- 关键词:肝肾囊肿乙醇聚桂醇硬化疗法
- 硬化剂聚桂醇在肝肾囊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肝肾囊肿的治疗中以介入治疗为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硬化剂多为无水乙醇[1-2]。但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存有不良反应,且具有潜在肝肾损害等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运用[3]。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硬化剂,研究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1/2014-01月接受肝肾囊肿介入治疗患者102例,共117个囊肿。
- 董亮周青纪永利崔文超张龙云张欣周炜赵超
- 关键词: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硬化剂聚桂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