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璇
- 作品数:55 被引量:2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包括登陆机构和靠船机构,还包括潮位适应系统,所述潮位适应系统包括升降浮台及限位桩;所述升降浮台上开有限位桩孔,限位桩孔内设置有潮位适应装置,所述潮位适应装置包括限位齿轮、限位浮体和潮位启闭机构,限...
- 刘大海李彦平李晓璇
- 文献传递
- 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基于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定义和"索洛余值法"的改进模型,运用指数平滑法的思想消除滞后偏差,构建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公式;以山东省为例,对不同模型参数下"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参数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对策建议。
- 刘大海李晓璇邢文秀高俊国王春娟邸娜
- 关键词:索洛余值法
-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测算与预测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通过回顾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关研究,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内涵,并根据海洋领域实际情况,给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定义;基于该定义,定量测算我国2000—2012年期间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运用趋势外推法开展2015年、2020年、2030年、2050年我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预测研究,并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以上测算与预测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我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 刘大海李晓璇王春娟鲁景亮高俊国
- 关键词:海洋科技科技成果转化率
- 基于AHP-熵权法的海岛海岸带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综合确定方法被引量:76
- 2015年
- 海岛海岸带脆弱性评价过程在模型构建、指标筛选、权重确定以及数据获取和同化等方面存在技术难点。其中,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是关系评价结果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一环,应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基于计量数学方法,借鉴以往脆弱性评价研究的经验教训,根据主观与客观赋权法的特点,运用AHP法与熵权法提出较以前主客观赋权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赋权方法,并通过黄河三角洲海岸带脆弱性进行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 刘大海宫伟邢文秀李晓璇马雪健于莹
- 关键词:AHP法熵权法黄河三角洲
- 自动适应潮位的振荡浮子发电装置
- 自动适应潮位的振荡浮子发电装置,包括波浪能发电系统及潮位适应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安装在潮位适应系统上,潮位适应系统包括升降浮台及限位桩,浮子与升降浮台相连;升降浮台上开有限位桩孔,限位桩孔内设置有潮位适应装置,潮位适应装...
- 李彦平刘大海李晓璇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后门攻击防御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后门攻击防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用于训练的后门图像数据,在服务器端初始化训练任务并分发全局模型;客户端接收服务器下发的全局模型,训练本地模型,并将本地...
- 王晓东李晓璇魏志强杨昊宇
- 碳边界调节机制下的海洋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被引量:1
- 2022年
- 碳边界调节机制是目前全球唯一正式启动立法程序且可能影响广泛的碳政策,将引起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治博弈与经济利益斗争。当前,我国海洋事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碳汇市场处于萌芽状态,碳边界调节机制的提出和实施有可能在海洋产业转型、碳金融崛起等方面对海洋经济发展造成直接冲击。本文梳理了碳边界调节机制的提出背景和发展脉络,明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推行碳边界调节机制的实质及其实施障碍;分析了碳边界调节机制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海洋产业绿色转型、蓝色金融崛起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李晓璇刘大海
- 关键词:海洋产业蓝色金融
- 中国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城市经济梯度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区位商理论,构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指标——人口区位指数,系统测算2000—2014年中国城市的人口区位指数,探索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人口区位指数均值明显高于内陆城市,说明城市间存在经济梯度;沿海城市的人口区位指数均值最高,表明海洋这一区位因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发现行政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基于以上,从空间布局、时间次序和数量分配三个视角,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对策建议,为缩小海陆发展差距、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参考。
- 刘大海李晓璇李森邢文秀
- 关键词:经济梯度
- 围填海工程综合影响因果反馈模型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对围填海相关著作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得出其中围填海工程综合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按照其属性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选取经典的因果反馈模型,基于综合影响因素,并引入"关键节点判别",探索性地建立了围填海工程综合影响因果反馈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围填海工程同时具有正负效应,且这些效应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或互相制约等关系;这些正负效应中,沿海地形改变程度、阻挡海浪侵袭能力、洄游路线占用和栖息地改变程度以及沿海土地面积增加量是关键节点。
- 刘大海马云瑞李晓璇于莹高俊国姜伟邢文秀
- 关键词:围填海工程系统动力学
- 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及方法
- 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修复装置主体通过牵引绳与牵引船相连,包括底板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排气组件和排水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曝气管和多个微孔曝气头,曝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形成贯通的管路;排水组件包括水管,水管...
- 李铁刚刘大海李彦平刘芳明王春娟李晓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