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秦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维持性
  • 4篇维持性血液
  • 4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透析患者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腹膜透析
  • 1篇代谢
  • 1篇电阻抗
  • 1篇调查问卷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0篇王秦
  • 4篇汪年松
  • 3篇钱春梅
  • 2篇盛晓华
  • 1篇蒋忠伟
  • 1篇范瑛
  • 1篇李军辉
  • 1篇李佳
  • 1篇许涛
  • 1篇韩玉琴
  • 1篇宋爱华

传媒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令胶囊辅助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22年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辅助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TNF-α、IL-6、hs-CRP)、血营养相关指标(TP、Alb、PA)及残余肾功能指标(BUN、Scr、Ccr)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P、Alb、PA指标,Ccr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6、hs-CRP,Scr、BUN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能够提高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纠正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改善血营养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文娟夏世国王秦
关键词:百令胶囊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微炎症状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剔除透析龄〈3月患者,共计380例,死亡患者96例,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96例死亡病例中男62例,女34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48例(50%),感染性疾病18例(18.75%),肿瘤16例(16.67%)。〈60岁28例,≥60岁68例,其中糖尿病患者居多。高血磷组(〉1.45 mmol/L)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磷组(≤1.4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磷水平越高,心血管死亡风险越大。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是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与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相比,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透析龄较短,血清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均较高。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次为感染和肿瘤;糖尿病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控制血磷水平,有助于减少死亡风险。
钱春梅王秦李军辉范瑛汪年松盛晓华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有效运动对上海郊区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讨运动对青少年骨密度水平的影响,随机抽取我区初级中学7-8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每周运动5h以上的青少年平均身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侧面提示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区初级中学1-2年级学生,发放问卷共1 000份,收回987份,其中男性534名,女性453名,次年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990份,男性455名,女性535名。共1977名.
李洪玉岑玉蓉韩玉琴宋爱华梁丽英王秦
关键词:骨密度青少年体质量指数调查问卷
一种可移动防止内瘘渗血监测装置的设计
2024年
针对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内瘘渗血问题,设计一种可移动的内瘘渗血监测装置,应用蓝牙技术设计电路图,建立内瘘渗血智能化报警模式,可实时提醒内瘘渗血。该装置应用吸湿棉贴及实时提醒装置等技术,对现有血透机的设计缺陷及相关处理方案予以补充,能够有效实现内瘘渗血的安全管理,避免因处理不及时所致的不良事件发生。
蒋忠伟严春华王秦
关键词:可移动内瘘渗血湿敏传感器
降钙素原与白细胞介素-6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27例次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193例),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动态观察以上各指标在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27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患者中,感染组34例次,非感染组193例次,感染组中PCT、IL-6、CRP值分别为(4. 75±6. 09)μg/L、(20. 10±18. 46) pg/ml、(102. 56±82. 63) mg/L,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感染组患者经治疗后PCT、IL-6、CRP分别为(0. 52±0. 99)μg/L、(17. 37±28. 30)pg/ml、(17. 37±28. 30) mg/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1)。结论:PCT、IL-6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钱春梅岑玉蓉张泽锦夏世国严春华周毅王秦汪年松
关键词:PCTIL-6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脏损伤研究新进展
2020年
AS是一种常见于年轻患者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AS亦可以累及患者肾脏,患病率约占AS患者的2%~13%。其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多为血尿、蛋白尿,而肾脏病变病理类型多样,其中IgA肾病和继发性肾脏淀粉样变报道较多。治疗手段主要依据肾脏病理类型确定,TNF-α抑制剂在部分病例治疗有效。本文综述了AS肾脏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类型及治疗原则。
张泽锦李佳王秦
关键词:肾疾病
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MHD患者炎症改善情况。方法:1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单纯应用益比奥,B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C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及左卡尼汀,疗程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C反应蛋白(CRP)和主要生化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等)的变化。同时将C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原发疾病分为糖尿病组(18例)与非糖尿病组(40例),观察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RP的组间差异。结果: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有所上升,但C组患者血红蛋白较A、B组有显著性明显改善(P<0.05);3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C组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CRP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0.05),但糖尿病肾病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下降更显著。结论:左卡尼汀联合EPO和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简单给予EPO和蔗糖铁治疗,并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钱春梅王秦许涛盛晓华汪年松
关键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反应蛋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内并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和预警指标。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6月行MHD治疗的患者共计32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血液检测,心脏超声,生物电阻抗检测指标等。患者纳入观察之后30天内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析组间差异和危险因素。结果:53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事件组使用双腔导管更多,透析前收缩压更高,TBW,ECW/TBW,CRP,IL6,TNF-α,IL-8,IL-10,TC,TG,LDL-C,LVEDD,LVESD,高敏肌钙蛋白,NT-proBNP等指标也高于对照组,而Kt/V,白蛋白,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DD,NT-proBNP,ECW/TBW和IL-8是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上述指标具有预测价值。结论:MHD患者发生心脏事件比例较高,LVEDD、NT-proBNP、ECW/TBW和IL-8是其危险因素,可作为预警指标用于风险分层管理。
夏世国赵文娟汪年松王秦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脏事件心功能脑钠肽生物电阻抗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5(OH)D_3水平及铁代谢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水平及铁代谢状况,探讨25(OH)D_3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25(OH)D_3、铁调素(hepcidin)和血清铁、血清铁蛋白(Fer)和总铁结合力(TIBC)等铁代谢指标,并分析观察组的25(OH)D_3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和Alb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cr、BUN和PTH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25(OH)D_3、血清铁和TI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e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hepcidin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25(OH)D_3与hepcidin和Fer呈负相关关系(r_1=-4. 252,r_2=-3. 518,P均<0. 05),与血清铁和TIBC呈正相关关系(r_1=2. 657,r_2=2. 614,P均<0. 05)。结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机体存在铁代谢异常,且两者密切相关,25(OH)D_3可通过降低hepcidin影响肾性贫血,服用维生素D可改善贫血及铁代谢异常。
张泽锦夏世国严春华王秦
关键词:25(OH)D3腹膜透析铁代谢HEPCIDIN
参倍固肠胶囊辅助匹维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参倍固肠胶囊辅助匹维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治疗的IBS-D患者13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加用参倍固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生活质量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严重度(IBS-SSS)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的IBS-SSS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仅为78.4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B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BS-QOL)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BS-QOL评分明显上升,观察组的IBS-QOL评分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低于对照组,生长抑素(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倍固肠胶囊辅助匹维溴铵可以明显提高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肠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赵桂年张泽锦王秦
关键词:匹维溴铵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胃肠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