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欢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大风子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2篇甲氧基
  • 2篇HPLC
  • 1篇灯盏
  • 1篇灯盏细辛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酮
  • 1篇原儿茶醛
  • 1篇正丁醇
  • 1篇正丁醇部位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羟基
  • 1篇羟基苯
  • 1篇酰基
  • 1篇鞣质
  • 1篇鞣质类

机构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贵州飞云岭药...

作者

  • 7篇李勇军
  • 7篇邹欢
  • 3篇孙佳
  • 3篇廖尚高
  • 2篇王爱民
  • 2篇赵珊
  • 2篇马雪
  • 2篇刘俊宏
  • 2篇张宝
  • 1篇黄勇
  • 1篇郑林
  • 1篇陆苑
  • 1篇张桂青
  • 1篇刘亭
  • 1篇巩仔鹏
  • 1篇张春丽
  • 1篇侯佳
  • 1篇徐国波
  • 1篇李月婷
  • 1篇熊丹丹

传媒

  • 2篇中成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风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hica Pierre.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大风子6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nthelminthicol A(1)、腺苷(2)、牡荆素(3)、8-羟基喹啉(4)、柴胡色原酮酸(5)、邻羟基苯甲酸(6)、阿魏酸(7)、胡萝卜苷(8)、对羟基苯甲酸(9)。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亭蒋礼何燕玲刘俊宏黄勇邹欢李勇军
关键词:大风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大风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大风子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风子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1-acetoxy-4-ethoxy-benzene(1)、hydnocarpin(2)、木犀草素(3)、3'-甲氧基木犀草素(4)、5-羟基-3-醛基吲哚(5)、isohydnocarpin(6)、trans-coniferyl aldehyde(7)、对羟基苯甲醛(8)、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9)、丁香酸(10)、sinapic aldehyde(11)、反式对羟基桂皮酸(12)、2,6-二甲氧基-1,4-对苯醌(13)。结论:其中,化合物1、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9~13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化合物1的1H-NMR和13C-NMR谱信号。
邹欢张宝姚成芬刘俊宏徐国波廖尚高李勇军
关键词:大风子化学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大风子中4种成分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Pierre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大风子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80%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47 nm。结果木犀草素、hydnocarpusol、3'-甲氧基木犀草素、次大风子素分别在0.052 36~1.047μg(r=0.999 9)、0.011 24~0.224 8μg(r=0.999 9)、0.029 46~0.589 2μg(r=0.999 9)、0.130 5~2.609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45%(RSD=1.9%)、98.66%(RSD=1.8%)、97.60%(RSD=1.6%)、97.88%(RSD=1.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大风子的质量控制。
马雪邹欢孙绪李月婷李月婷廖尚高李勇军
关键词:大风子木犀草素H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同时测定灯盏细辛中10种指标成分的含量被引量:5
2016年
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同时测定灯盏细辛药材中的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野黄芩苷、灯盏甲素、芹菜素、咖啡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绿原酸、新绿原酸等10个成分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加样回收率在97.65%~105.4%,RSD为0.66%~5.9%,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良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灯盏细辛药材中野黄芩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15版所规定的含量限度(≥0.30%)。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用于灯盏细辛药材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并控制灯盏细辛药材质量。
侯佳邹欢李勇军巩仔鹏王爱民
关键词:灯盏细辛
苗药黑骨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对黑骨藤Periploca Radix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理化分析、NMR、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黑骨藤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2)、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3-O-咖啡酰基奎宁酸(4)、4-O-咖啡酰基奎宁酸(5)、5-O-咖啡酰基奎宁酸(6)、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9)、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0)、原儿茶醛(11)、对羟基苯甲酸(12)、邻羟基苯甲酸(13)、丁香酸(14)、香草酸(15)、滇杠柳苷元A(16)、Δ5-pregnene-3β,17α,20α-triol(17)、periforgenin C(18)、杠柳苷元(19)。结论化合物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赵珊张宝熊丹丹邹欢马雪孙佳陆苑郑林李勇军
关键词:黑骨藤原儿茶醛
黔产红禾麻中鞣质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黔产红禾麻中总鞣质及缩合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总鞣质含量;以儿茶素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含量。结果红禾麻中总鞣质与缩合鞣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18.04±17.80)mg/g和(97.80±17.67)mg/g,红禾麻中鞣质以缩合鞣质为主要类型。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红禾麻中总鞣质及缩合鞣质含量。
汪石丽张春丽邹欢刘俊宏廖尚高孙佳李勇军
关键词:鞣质
HPLC同时测定隔山消中5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隔山消中5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Synergi 4μHydro-RP 80A色谱柱(4.6 mm×250 mm,4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60 nm(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乙酮)、280 nm(4-羟基苯乙酮、白首乌二苯酮、2,4-二羟基苯乙酮),柱温35℃。结果: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乙酮、4-羟基苯乙酮、白首乌二苯酮和2,4-二羟基苯乙酮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 72~0.343 0μg(r=0.999 9)、0.005 470~0.175 0μg(r=0.999 9)、0.011 04~0.353 3μg(r=0.999 9)、0.042 80~1.370μg(r=0.999 9)和0.021 76~0.696 3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9%、100.3%、97.1%、101.4%和97.9%。32批样品中上述5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2.90~272.4、6.00~171.3、4.200~661.8、12.47~1439、7.300~683.1μg·g-1。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用于隔山消药材的质量控制。
孙佳赵珊邹欢张桂青王爱民赵义雄李勇军
关键词:隔山消2,4-二羟基苯乙酮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