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术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状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服务
  • 1篇在行
  • 1篇置换术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衰竭
  • 1篇全面护理
  • 1篇人工肝
  • 1篇人工肝血浆
  • 1篇人工肝血浆置...

机构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赵冬梅
  • 4篇沈萃
  • 3篇乔艳
  • 1篇宋卫芹
  • 1篇徐从翠
  • 1篇惠娟
  • 1篇张静
  • 1篇张妹
  • 1篇王云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评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ESCA各维度分值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分值及总分差异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自护能力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赵冬梅沈萃蔡文娟宋卫芹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肝硬化腹水自护能力疾病知识
优质护理服务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感染病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为护理干预组以及对照组,护理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落实措施、及时评价;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最后对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取优质护理组在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安全渡过各型分期,缩短住院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云乔艳惠娟徐从翠张妹沈萃赵冬梅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流行性出血热
鼓励支持联合人文关怀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鼓励支持联合人文关怀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干预,n=33)、观察组(鼓励支持联合人文关怀,n=33)。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调查量表(MCMQ)评估]、希望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Herth希望量表评分、MCM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Herth希望量表评分、MCMQ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励支持联合人文关怀用于肝癌介入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应对方式和提高希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沈萃赵冬梅
关键词:人文关怀肝癌
肝衰竭患者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调查分析肝衰竭患者的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间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肝衰竭患者150例,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疗支付方式、是否有经济压力等,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其心理状态,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肝衰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中并发抑郁患者115例(76.67%,115/150),SDS评分均超过53分,其中轻度抑郁患者35.33%(53/150),中度抑郁患者24.67%(37/150),重度抑郁患者16.67%(25/150);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个月是肝衰竭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衰竭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发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60岁、住院时间≥1个月,医护人员应关注肝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乔艳赵冬梅张静耿月婷
关键词:肝衰竭抑郁影响因素
全面护理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症肝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本院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n=37)与研究组(n=38)两组。常规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总胆固醇[(3.7±0.4)mmol/L VS(3.2±0.5)mmol/L]、胆碱酯酶[(3.6±0.5)ku/L VS(2.9±0.6)ku/L]、血糖[(3.4±0.3)mmol/L VS(3.0±0.2)mmol/L]、前白蛋白[(0.3±0.2)g/L VS(0.2±0.1)g/L]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3%与21.6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配合,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保证其治疗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蔡文娟赵冬梅沈萃乔艳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重症肝炎综合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